第三百六十九章 他的极限在哪里 (二合一章,更新完毕)(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别大惊小怪的,向南修复文物一向速度很快。”

孙福民见那些之前没见过向南上手修复文物的老专家和收藏家们一脸震惊的模样,心里颇为得意,他装作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轻轻摆了摆手,说道,

“以后向南让你们吃惊的地方多着呢,淡定一点,淡定一点!”

“老孙啊,我发现了一件事。”

孙福民这副嘚瑟的模样,连好好先生一样的齐文超都看不下去了,他笑眯眯地说道,

“你这辈子总算是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将向南发掘了出来。”

“哈哈,是吗?”

孙福民一点也不以为意,他开心地连连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齐文超顿时败退。

一群人在一边低声闲聊着,一边还不忘看着向南修补画芯。

实际上,就连孙福民自己都觉得好奇,向南的修补画芯的动作一板一眼,有条不紊,看上去并不觉得有多快,可你一愣神的工夫,他就已经修复好三四个虫洞了。

其他人也许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但孙福民、齐文超这些人毕竟是古书画修复老专家,在这一行浸淫了数十年,只是多看了一会儿,就琢磨出门道来了。

可越是琢磨出门道,他们就越是吃惊。

向南在修补画芯时,所用的技法看似平淡无奇,但实际上他在操作时,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而且每一道小工序上的起承转合,顺畅无比,可以说整个过程没有浪费一分一秒。

一分一秒说起来很短暂,眨眨眼就过去了,可无数个一分一秒累计起来,就为向南节省了很多时间。

时间节省了,相对应的,也就是向南的速度快了。

几个老专家对视了一眼,都看懂了各自眼神中的震惊。

向南的操作流程看起来简单无比,但实际上,这需要文物修复师耗费无数的时间和经验积累,才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规范。

然而,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操作习惯,这也就意味着,向南的这种方式,并没有办法推广开来。

“可惜了啊!”

几个老专家不约而同地在心里一阵叹息,这种方式要是能推广到文物修复界,整个华夏文物修复的水平起码能上一个台阶。

可惜的是,这种方式只能靠自己摸索。

且不说其他的修复师有没有这个天赋,能够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文物修复操作规范,就算有,他们也不见得能像向南一样,肯沉下心去,花上两三年的时间,整个人都钻到文物修复中去。

孙福民和刘其正几位老专家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随即又将目光转向了向南。

还好有向南这小子,既有天赋,也肯用心,实在是天生的文物修复师,不枉他们这些年来不遗余力的支持和维护。

文物修复界里有了他,这潭死水也该活泛活泛了。

此刻,他们目光灼灼地看着不远处正俯身在大红长案前,神情专注地修补着画芯的向南,眼神之中尽是不加掩饰的欣赏和喜爱。

向南却是没有那么多杂念,此刻,他正小心翼翼地修复着摊在长案之上的这幅《江亭山色图》上的虫洞。

事实上,这幅古画上的虫洞过多,换作其他文物修复师,也许会采用另外一种修补方法——整绢托补法。

整绢托补法,是使用与画芯面积相同的整幅绢,贴于画芯背面,来取代局部修补。

对于破损处过多的画芯来说,用整绢托补,确实要更为省时省力。

但“整绢托补法”有一个极大的劣势,那就是两张绢粘合在一起,时间一久,如果画作再有损伤的话,就没办法再修复了。

其中的弊害,宋代书法大家米芾也曾在《画史》中警告过:

“装背画不须用绢,补**用之。绢新时似好,展卷久为硬绢,抵之却于不**破,大可惜。”

向南自从踏入文物修复行业以来,一直是秉承着“可持续修复”的理念,自然不会做这种“绝后活”。

当然了,“整绢托补法”并非完全不可用,如果修复对象是属于残毁严重、支离不全,除了拯救于一时再无其他修复方法可供选择的作品,还是可以一用的。

而《江亭山色图》远没有到残毁不全的程度,至多修复起来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连复杂都算不上,向南不然不会采取“整绢托补法”来修复。

又过了一个来小时,堪堪两点钟的样子,向南就已经将画芯上的破洞全部修补完毕了。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给画芯托命纸,托好命纸之后,向南就将整幅画芯放到晾杆上,等着它慢慢阴干。

在等待画芯阴干的间隙里,向南才稍稍停歇了一下,长出了一口气。

一直站在一旁看着向南修复的康正勇见状,赶紧把茶杯给端了上去。

向南也不客气,朝他点了点头,接了过来就一口气喝下了一大杯水。

孙福民见状,忽然一拍大腿,懊恼道:

“哎呀,真该死!我打包了饭菜上来,都忘了给向南吃了。”

“这都几点了?都两点半多了。”

齐文超抬起手腕,伸手点了点手表,有些无语地说道,

“向南有你这么个老师,也真是倒霉。”

“几位前辈,老师吃过午饭的。”

康正勇正拿着热水壶进来给大家的茶杯里添热水,连忙解释道,

“我们工作室一楼有厨房,今天就开始开伙了。”

“哦,那就好,那就好。”

孙福民连连点头,笑道,“工作虽然重要,但饭还是要准时吃的,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修复更多的文物嘛!”

“你们这儿还有厨房?”

齐文超没搭理孙福民,反倒饶有兴致地看着康正勇,问道,“谁做的饭,请了阿姨吗?”

“没有。”

康正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我们几个人自己做,老师说有时间他也做。”

“向南会做饭?”

几位老专家、收藏家一下子来了兴趣,几个人互相看了看,纷纷笑道,

“那今天晚上,我们可要留下来尝尝向南的水平了。”

“向南文物修复那么厉害,我估计啊,他做饭肯定也很厉害的。”

“小康啊,你让那个小天先去超市买菜,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买菜的钱我来付了!”

“那敢情好,我们今天晚上有口福了。”

“……”

一群人饶有兴致地说说笑笑,都对向南的厨艺充满了信心。

楚天遥倒是有点怀疑,她可从来没听说过向南会做饭,不放心的她便问了一句坐在那儿休息的向南:

“向南,你做饭水平怎么样啊?晚上我们可都要留下来吃饭的。”

向南正在玩水果连连看,听到楚天遥的问题后,抬头看了她一眼,笑了笑:

“还行。”

楚天遥心里顿时有底了,向南一向都很谦虚,他说还行,那肯定水平很不错。

“今晚真的有口福了。”

没过一会儿,覃小天就被指派出去买菜了,而画芯也已经被向南贴上纸墙了。

古书画修复之中,最难的,实际上还是全色接笔,这一步如果没有相当的水平,宁可让画面依旧保留残缺,也不能贸然上手接笔。

因为,一个接不好,那就是狗尾续貂。

一件文物被“狗尾续貂”,基本上就等于毁了。

事实上,文物因为修复不善而被毁的事情屡有发生。

为了让一座16世纪的木雕“圣乔治”重现往日风采,国外的一所教堂竟然雇佣了一位工艺美术老师来进行修复工作,修复后的“杰作”仿佛“美图秀秀”处理过一般,令人大跌眼镜。

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的前后对比图显示,原本威风凛凛的“圣乔治”摇身一变成了“粉嘟嘟”的“小鲜肉”,身上的战甲也被涂上了颜色亮丽的漆。?

当地的文化官员大为发火,称此次事件“令人惊恐”。

此外,该国有千年历史的马德雷拉古堡因为战争,再加上大自然风雨的侵蚀,如今仅剩断瓦颓垣,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

然而,最近马德雷拉的修复照出炉后,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嘲笑,修复工程用水泥直接加固在墙面上,不仅使得古意全失,根本就是破坏古迹,让网友大骂“到底对她(古堡)做了什么!”

文物修复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轻易上手,对文物进行修复的,一旦没有做好,那就是在毁坏历史文物,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向南在古书画全色接笔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自然不用担心自己会失手,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他将《江亭山色图》画芯上墙之后,便开始调制颜料,先是进行全色。

由于《江亭山色图》是墨画,底色也是较为单一的黄褐色,因此相对而言,便简单了许多。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古画的底色,多是白色,只有少量纸张和绢布本身带有一些浅颜色,大多是因为年代久远,才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黄色或者黄褐色。

颜料调制完毕之后,向南便拿着细羊毫毛笔,开始一点一点地给补缺的地方全色。

这一步并没有耗时太久,很快,向南就完成了整幅画芯的全色工作。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接笔了。

这一刻,不止是夏振宇和闫思远这些收藏家,就连孙福民、齐文超这几个老专家们都有些紧张了起来。

“向南不是擅长接笔宋代古画吗?”

楚天遥有些疑惑不解,转头问一边的孙福民,“怎么他连元明时期的古画也能接笔?”

楚天遥这么问是有根据的。

事实上,除了孙福民,这些老专家里,估计也只有她见过向南接笔的两幅古画了,一幅是国宝《千里江山图》,一幅则是湘楚博物馆馆藏的崔白的《双喜图》。

这两幅画,都是北宋时期的。

一个古书画文物修复师,或者说,一个古画接笔大师,往往只会对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一种风格的画作进行深入地研究探索,深刻了解这一时代的社会、人文、经济背景。

更极端一些的,甚至只会专注于某一个画家,除了了解这位画家的作画风格、擅长的接笔、作画的习惯,甚至连他的生平、喜好等等都会研究透彻。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自己代入到他的角色里,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他的画。

这也是为什么说,一个优秀的接笔高手,往往也是优秀的临摹大师。

向南如今才二十二岁,能够对北宋时期的画作进行接笔,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可看现在这模样,似乎他还能接笔元明时期的古画?

他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看到楚天遥一脸迷惑地看着自己,孙福民心里也是纳闷,不过他当然不会说自己不知道,要不然,自己以后还怎么好意思说是向南的老师?

想了想,他露出一个蜜汁微笑,高深莫测地说道:

“我之前就说过,以后让你们吃惊的地方还多着呢。”

“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装什么13。”

刘其正朝他翻了个白眼,毫不留情地拆台道,“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幼稚!”

孙福民淡笑道:“向南是我学生。”

“是你学生你就了不起啊?”

刘其正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道,“他现在已经超过你了。”

“他还是我学生。”

“……”

“他只会是我学生。”

“……”

楚天遥看着这对老得白了头的“二货”,一脸无语。

闫思远和夏振宇等人对此熟视无睹,根本就懒得转过头来看,一双眼睛始终盯着向南那边,心里面也是震惊不已,更多的则是欣喜。

对于他们这些收藏家来说,文物修复师自然是能力越强越好,这样一来,自家收藏的那些珍贵文物,就不用一事烦二主了。

几个人对视一眼,纷纷在心里想道:

“看来,对于向南,以后还是要加大投资力度,再多多联络感情啊。”

朱远舟则是皱着眉头,他想的不只是这些,而是更多:

“我要不要把我那个不成器的孙子,留在魔都?他现在在家里,天天游手好闲的,跟一群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浪费时间,还不如让他跟在向南身边学点东西。”

“我也不指望他能学会文物修复,哪怕只是打磨一下他的性子,和向南交个朋友,那也很好啊!”

想了片刻,朱远舟顿时下了决心,

“行,那就这么决定了!”

可怜的“富三代”朱熙现在还不知道,他原本是想跟着爷爷来魔都玩一趟的,谁知道,他爷爷转眼就把他给卖了!

    小黄书akxhs1.com为你提供  我为国家修文物 最新章节阅读;小黄书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