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波折(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潘文茂和张国淦来晚了。

对此,杨振表面上虽然一直表现得很是淡定,与前来送行的袁枢等人举止自若、谈笑风生,但是他的心里面,其实还是很有些慌张的。

不管是因为什么突发的原因造成的,只要潘文茂和张国淦两个人中有一个不能顺利出城,或者无法按照约定赶来,那可就麻烦大了。

潘文茂,是因为熬制皮胶水,并用熬制好的皮胶水去提纯土硝到了紧要时候,耽搁了收拾行装前来会合的时间,所以一时之间无法与杨振的大队人马一起赶来海岸登船处。

但若是因为这个,最后没有顺利出城,那么杨振之前的安排和努力白费了。

因为,经过掺入皮胶水之后一起熬制提纯的硝石晶体,正是杨振计划中用来制作燧发“鲁密铳”引火药以及其他设想中的“燧发枪”引火药的最重要原料。

没有这个引火药,杨振让张国淦找人改装的燧发枪,就会立马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

明朝的火器种类繁多,万历年间朝廷仿制“鲁密铳”的时候,也曾有火器专家提出过“燧发”的思路,也有过“燧发”火枪的设计。

但是“燧发”的设计,最终并没有定型和批量生产,没有推广开来。

难道是因为大明朝没有一个明白人,没有一个人看出来“燧发”的优势吗?

当然不是。

难道是因为“燧发枪”的制造工艺太复杂,大明朝的工艺水平生产不出来吗?

当然也不是。

明朝中后期的制造工艺,水准是很高的,而燧发鸟枪或者燧发火器,之所以没有能够推广开来,是因为它尽管设计上很先进,但是在现实中却根本发挥不出它本该发挥出来的优势。

没有高品质的易燃引火药,燧发枪的设计理念再先进,在实际运用上也比不上火绳更有保证。

因此,对杨振来说,想办法获取高纯度的硝,是目前情况下改善引火药,并进而改进黑火药威力的最快方式。

若是他没有意外发现潘文茂这个老军曾经做过本卫的火药作提调,那么他就准备自己上手,凭借着后世的一些记忆,想办法亲自去做了。

还好在这个时代的辽东军中,能工巧匠、能人异士还是很有一些的,只要你用心去找,愿意重用,这些人还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这一回,杨振对潘文茂提纯火硝、改良火药,可以说寄予了厚望,绝不希望他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什么意外。

当然了,若是潘文茂搞出了这个高纯度的硝石晶体,可是张国淦出了意外,那么杨振同样麻烦大了。

因为搞出高品质的硝,从而搞出高品质的引火药,目的是要用在改造后的燧发“鲁密铳”上的,可若是张国淦出了事情,没有上船,那就算搞出来了,暂时也没有太大意义了。

因此,杨振在等待的过程中,一度甚至有些懊恼,懊恼自己为什么这么心急,为什么非得今天就要让潘文茂搞出一些高纯度的硝来,为什么非要节外生枝——让张国淦去“绑架”那对铁匠父子。

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还留在这个**满城的宁远城里,经营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铁匠铺,那能是一般人家吗?

若是他们与城里的祖家,或者是祖家的姻亲王家没有一点关系,这个铁匠铺,怕是早就被辽东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们给搜刮破产了!

事实,差不多正是如此,虽然与杨振的猜想有一点出入,但也是八九不离十。

等到杨振带着几个亲兵,在船队守备官袁进的陪同下,登上最后一艘大船,刚刚离开按个简易码头,就看见宁远城的方向,沿着宁远河冲来一队人马。

那队人马,直到奔上了海岸边那一处临时搭建的码头,才算是勒马立住,而为首之人犹自张牙舞爪,破口大骂。

但是海风劲吹,涛声也大,杨振根本听不到他们在叫喊什么。

不过,看着不远处已经靠近船队的那艘小船,看着正在顺着悬梯手忙脚乱地往一艘大船上拼命攀爬的张国淦,杨振的心情非常好,丝毫不受影响。

看着岸上那队骑兵气急败坏的样子,想到从今往后自己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了,杨振突然情不自禁,哈哈大笑起来!

多日来的憋屈,压抑,郁闷,不爽快,随着一阵畅快到了极点的大笑,全都一扫而空了!

从此以后,巡抚方一藻也好,大帅祖大寿也好,杨振愿意屌他们就屌,不愿屌他们,就可以不屌他们!

“看来杨大人似乎心情不错啊!好像一点儿也不担心锦州会和松山城外的那数万鞑子大军!”

袁进领着杨振上了自己的坐船之后,很快就按照预先的安排,指挥手下的船工水手张帆起航了,此时刚回到船头甲板上,看见杨振看着宁远方向畅快大笑,笑着搭茬说道。

杨振给袁进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袁进本来是山东海盗出身,袁可立出任登莱巡抚之后,招降并收服了他,从此被纳入登莱水师麾下,成为袁可立在登莱水师中的心腹干将。

这个袁进对袁可立的儿子袁枢是很了解的,知道袁枢自视非常之高,轻易不会服膺哪个人物。

而这个杨振,却被袁枢视为出任辽东督饷郎中之后唯一看重的朋友,由此可见,这个杨振的不同凡响。

但是这个人到底怎么样,袁进也不会完全听信袁枢的一家之言,在海盗圈里混过,又在官军圈里混了那么久,现在的袁进虽然官职不高,可是自有一套看人的本事。

所以,自从袁枢说这个杨振是他的朋友,并把他作为自己的朋友郑重其事地介绍给了袁进之后,袁进就一直在默默观察杨振的言行举止。

他的恩主袁可立,早在崇祯六年就去世了,要不然的话,他袁进也不会这么多年来一直沉沦下僚。

而继承了袁可立衣钵的袁枢,只是个文人,虽然喜谈兵事,欣赏武人,但是官职不高,在朝廷上也是人微言轻。

这次朝廷启用袁枢出任辽东督饷郎中,袁枢赴任前想尽办法,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袁进从登莱调到了辽东。

而袁进若想在辽东站稳脚跟,进而有所发展,就必须尽快立下功勋,这样不仅能帮助自己升迁发展,而且也能够稳固袁枢在辽东乃至朝廷上的地位。

所以,袁进就在观察,他想看看杨振这一行去了松山之后,到底有没有可能立下救援和解围之功。

若是有机会,哪怕只是有五成的机会,他袁进也准备试试运气,拼一把,赌一把。

而值不值得赌一把的关键,就在于杨振这个主事之人——他的脾性、智谋、他的魄力,以及他的打算。

且说杨振看见袁进安排好了行船的事务之后,又走上甲板,来到跟前,对自己说话,心里也有结交的意思。

因此,听了袁进的搭讪,当下立刻热情回应道:“袁大哥这么称呼兄弟,可是见外了啊!有袁枢公子这层关系,咱们之间哪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呢?论起年龄,兄弟今年不过虚岁三十,我观袁大哥怕是已过不惑!袁大哥若不嫌弃,我们就以兄弟论交如何?”

袁进哪里还能听不出来杨振话里的意思,刚好他也有拉近关系的考虑,立刻笑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与兄弟相比,袁某倒是虚度十多春秋,今年恰过不惑!杨兄弟,做哥哥的,有礼了!”

袁进说着这话,冲着杨振略微躬身作了一揖,算是以兄弟论交,重新见礼。杨振也连忙学着样子,躬身作揖,回了礼。随后两人相视大笑。

杨振之所以看重袁进,是因为他知道水师非常重要,但是他自己,却又完全不懂这个时代的水师。

虽然眼下袁进的船队,严格说来,根本算不上水师,除了为数不多的大船上装备了几门佛郎机用以自保之外,根本没有武装,但是这次北上救援松山,杨振所部的进与退,皆却全部都要仰仗袁进的船队。

如果这次不死,将来如愿进入松山驻守,那么松山城外不远处的海上,就非常有必要保留有一支船队。

因为今年松山解围之后,不过短短一两年后,松山城就会再次被围,到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生死存亡的关头。

杨振与袁进两个人,彼此都有结交对方的愿望,所以聊起天来,自然是非常投机,颇有点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的样子了。

两个人正聊得高兴,杨振的亲兵队长杨占鳌快步过来禀报道:“大人!火枪队张国淦副官、炮队潘文茂副官请求靠帮登船,过来拜见大人!”

“好!传令让他们过来吧!”

跟着杨占鳌同来请示的袁进麾下水师旗手,听了这话,见袁进也在点头,立刻奔向床尾,传令去了。

片刻之后,杨振所在坐船的主帆缓缓降下,船速开始减慢,不远处的另一艘大船逐渐接近,最后并排而行。

两艘船甲板上的水手们,彼此利用带有长钩的长矛,勾住对方的船帮,将两艘大船硬生生地拉到了一起。

    小黄书akxhs1.com为你提供  大明新命记 最新章节阅读;小黄书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