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京师求援】(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这支援军带有自己本部的一千骑兵。

此时明东征提督:李如松,觉得反击的机会来了,他并没有打算撤退,而是继续试图整军出击,但幕府治部少辅:吉川广家、幕府代总大将:户川达安、幕府三河守:吉见元赖、幕府左卫门佐:天野五郎兵、幕府右兵卫尉:三吉殿、幕府周防守:佐波殿,等倭军将领们纷纷上前夹击。

这让明军战士有些招架不住了!毕竟没带火炮以及火箭、战车,故此明东征提督见倭军势大,一时间不能抵挡。

而仅在明军后方跟随的李氏朝鲜都元帅:金命元,则带领一百名李氏朝鲜军队负责观战,全程不敢参与作战,与李氏朝鲜京畿右道防御使:高彦伯,汇合之后开始在远处放箭。

很快明军就向北方的惠阴岭撤退,在被倭军追击了一段路后,亦于酉时回到了王京,至此「碧蹄馆之战」画下序幕。

战乱过后,明东征提督通过审问倭军俘虏以及截获李氏朝鲜文书中所得情报,重新估计了一下倭军人数,他断定李氏朝鲜官员说谎,并且还发现→射伤我之家丁及马匹者,俱是尔国之箭!

这充分的说明了,有李氏朝鲜人在帮助倭军作战,让他非常失望。

正月28日,明东征提督在上报战况给朝廷兵部怒斥李氏朝鲜的文书后,便返回了临津江重新布防。

2月初6日,明神宗:朱翊钧,为了堵住群臣的嘴稳定局面,也想把明皇三子:朱常洵,留在京中暂不封为亲王就藩,便下诏暂停三位皇子并封王之皇命。

虽然明军把防线缩回到京畿右道临津江以北,但是京畿右道汉城府周围,仍活跃着各路李氏朝鲜人的武装势力。

顶替李氏朝鲜兵曹备边使:李镒,之职的李氏朝鲜兵马佥节制使:李薲,率兵3千人,仍驻扎在京畿右道临津江南岸的坡州牧。

而新任的李氏朝鲜全罗左道观察使:权栗,接替了李氏朝鲜全罗左右道巡察使:李洸,之职率兵2千3百人驻守在京畿右道汉城府高阳郡。

李氏朝鲜京畿右道防御使:高彦伯、李氏朝鲜平安西道义军首领:李时言,驻扎在京畿右道杨州郡蠏逾岭。

同时汉城府周围还有4路僧兵部队在对抗倭军,明军撤退之后,倭军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剿灭僧兵。

2月初9日,一支1千人的僧兵与倭军在汉城府以西20公里的慈城遭遇,一场血战下来,僧兵们被歼灭了,但倭军也受到了一些损失,最后不得不退回汉城府。

僧兵的奋战令得倭军疲于奔命,四处救火,秃山防御战击退倭军后,李氏朝鲜全罗左道观察使兼全罗左右道巡察使:权栗,也响应了明军的攻势,进军至汉城府西北15公里的幸州城。

这幸州城是一座山城,滨临汉江,三面环水,一面陡坡,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幸州城是俯瞰碧蹄馆至汉城府之间的要隘,扼守着倭军北上或明军南下的咽喉,战略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

因此汉城府的倭军决计不惜任何代价,都必须要拿下幸州城,一来筑起抵御明军的防线,二来杀鸡儆猴,希望能把各路李氏朝鲜军队吓跑。

2月12日子时,幕府主帅左近卫权中将:宇喜多秀家,亲率倭军4千8百人直逼高阳郡幸州城而去,其中还有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小西行长、幕府第三军福冈国藩主:黑田长政、幕府第六军中务大辅:小早川隆景,等军团都随军出征,军队浩浩荡荡,大有不破幸州城誓不还的气概。

然而幸州城内的李氏朝鲜守军仅有4千人,兵力相对比较少,但李氏朝鲜全罗左右道巡察使:权栗,还是决定凭险坚守,以保障日后光复汉城府所必需的桥头堡。

恰好休静大师:崔汝信,的二弟子:处英,听说幸州城危急,他赶紧率领数百僧兵前来增援,终在幕府兵团大军之前赶到幸州城。

卯时初太阳隐隐升起之际,倭军大部队即已开到幸州城外,在晨曦的照耀下,4千8百名倭军杀气腾腾,背上都插满着红白相间的战旗,而大多士兵脸上还戴着怪异的鬼面具。

李氏朝鲜守城士兵们见到这个架势,大多都被吓得胆战心惊,但幸亏在李氏朝鲜全罗左右道巡察使的沉着指挥下,军心才重新稳定下来。

为了抵抗倭军的进攻,李氏朝鲜五军营总戍厅中军将:赵儆,更精于构筑防御工事,在本已险峻难攻的城外开挖了战壕,并竖起两道栅栏,故此趁着倭军布阵之际,李氏朝鲜全罗左右道巡察使下令全军饱餐一顿。

因为战斗一旦打响,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下一顿。

卯时四刻,倭军开始攻城,由于只有一面可以入城,因此倭军大部队无法展开,只能分成十余队轮流攻击。

这下正中了李氏朝鲜全罗左右道巡察使的分兵之计,李氏朝鲜军队将一切能找得到的火力聚集到倭军攻击的方向,弓弩火矢、火箭车、投石车、地字号炮,等等一齐上阵,居高临下,准备给予倭军迎头痛击。

先后打退了倭军九次进攻,几路倭军兵团上阵都吃了大亏,让幕府左近卫权中将感到不可思议!但也让李氏朝鲜守军们收到重创,在激战一下午之后李氏朝鲜兵马佥节制使赶到得到增援。

也迫使了幕府不得不暂退一时,战后由于兵力不足难以坚持,便决定不让倭军再次前来占领这个据点,下令摧毁掉城堡撤兵。

2月14日,跟随入李氏朝鲜王国作战的明南镇抚司锦衣卫指挥使:史世用,派出的南镇抚司锦衣卫队侦查,得到情报称;李氏朝鲜京畿右道汉城府王京内,有倭军二十万人,且声言幕府关白:丰臣秀吉,欲要亲自出征李氏朝鲜王国?

为此明东征提督当即下令诸将们,分布在各处要害之地,扼守大同江等处,又得知幕府兵库小允:平秀嘉,占据了京畿右道竹山都护府龙山县,囤积仓米数十万石,而龙山大仓本为李氏朝鲜王国的大仓,里面囤积了李氏朝鲜王国数十年的粮食。

在京畿右道汉城府被倭军占领后,龙山大仓就成为了汉城府倭军的军粮库,后来倭军运来的粮食都存放于此地。

明东征提督得到了这一情报后,即刻密令明辽东总镇右副总兵:查大受,明御倭副总兵:李如梅,率领敢死队7百名勇士,深夜奇袭龙山大仓。

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一夜之间尽被焚烧得干干净净,军粮一失让李氏朝鲜王国半岛的倭军们全线进入被动状态,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倭军不得已,于4月18日彻底搜刮不到粮食之后,商议决定撤离京畿右道汉城府王京,退守尚庆左道庆州府釜山浦地区。

在侵朝倭军退出王京之后,明东征提督就遣将分扼要害,以明东宁卫右参将:李宁、明辽东总镇左副总兵:祖承训,据守在京畿右道开府城,明东征左副总兵:杨元,据守在平安西道平壤府,明东征右副总兵:李如柏,据守在咸镜北道宝山县、明辽东总镇右副总兵:查大受,据守在黄海左道临津江一带,明四川副总兵:刘綎,据守在尚庆左道庆州府釜山浦海口,李氏朝鲜王国战局至此略定。

不过明东征提督却临时做出一个决定?

那就是宣布停止进攻,全军往北撤回京畿右道开城府,此消息让李氏朝鲜各官员和将领们都大为失望,李氏朝鲜兵马佥节制使跪地苦劝,怎奈明东征提督却大怒,一脚将他踢翻在地。

之后在明东征提督到了开城府时,又传来了幕府第二军右副将:加藤清正,欲偷袭平安西道平壤府的消息?

虽然此消息是谣传,目前幕府第二军右副将此时已经放弃了咸镜南北道,正在赶往京畿右道汉城府王京的路上,哪里有功夫偷袭平壤府啊?

明东征提督则是担心失去了根本之地,便留下明海宁卫游击将军:王必迪,驻守开城府,自己打算亲率大军返回平壤府,待到来年开春时再进军。

这一下李氏朝鲜群臣们可就是真的急了。

李氏朝鲜领议政:柳成龙,苦苦哀求并跪下来说道“朝鲜语:先王坟墓,都在王京,京畿以南遗民日望王师,吾军将士力弱,正欲倚仗天军,然突然撤退,岂不是前功尽弃?”

其中李氏朝鲜左议政:尹斗寿,则是跟在明东征提督身前身后,拉扯袖子流泪苦劝,以致有〈泣阁老〉之称。

但明东征提督依旧一概没有理会,还是全军拔营开赴平壤府,让李氏朝鲜军民们失望之余,更有人作诗暗讽明军怯敌,写道“朝鲜语:一自碧蹄衄,壮志乃暗消。还将羁縻计,徒使奴势骄。汉家十万师,不如说舌饶。回首望神都,杀气干云霄。”

虽然站在李氏朝鲜人的立场,当然希望大明天军能够一鼓作气光复王京,把幕府倭军全部赶到海上去,但是明东征提督不肯进军,也有说不出的苦衷啊!

其一;是兵力不足,大明入李氏朝鲜的大军一共才四万多,而倭军仅仅在王京附近就集结了五万人马,在加上沿海的守军一共有十几万,以倭军的作战能力,没有数倍于倭军的兵力,是根本无法取得战场优势的。

其二;是军粮不足,由于此时的战线已经从平壤府拉到了开城府,粮草筹集和运输的负担一下子加重,而开城府的粮草又是从忠清左右道和全罗左右道的水路运来,随到随尽。

自碧蹄馆战后,明东征提督也意识到了战争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并多次对负责筹粮的李氏朝鲜官员大发雷霆,欲加以军法,然而李氏朝鲜官员却也只能跪在帐下,流涕而已。


    小黄书akxhs1.com为你提供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最新章节阅读;小黄书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