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林星河点点头:“奈河上,铅云低垂,凉风阵阵,我皓发散落,神情憔悴,恐惧忧愁,步履蹒跚,沉吟低沉。惊然,杜预哥哥那首悼亡诗【江城子】,将我惊醒。我这才意识到我还可以回头,不能随波逐流,便奋力回走。”

“但新鬼一直在推着我,想要将我裹挟过河,奈河中又跳出大量的恶妖魔鬼,向我冲来,生拉硬拽,要将我拉回冥界。”

“我无可抵御,正在彷徨,突然听到杜预哥哥的词,越发清越,回荡奈河,声如洪钟,震耳欲聋,那些妖魔鬼怪都被震得嗷嗷叫,满地打滚。”

“诗词也彻底唤醒了我生还的欲望。”

“我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力气,奋力挣扎,推开了两头恶鬼,一口气跑向奈河彼岸。”

“我浑浑噩噩的头脑中,瞬间清醒,完全想起了自己是谁,要回到哪里,我奋力奔逃,向你声音的方向逃走。”

“从两侧跑出无数恶鬼,要将我拖回去,但我听着你悼亡诗,越发来了力量,跑得越来越快。”

“我终于跑回你声音处,就睁开了眼睛。”

她甜蜜靠在杜预肩膀上,羞涩低声道:“杜预哥哥,你又救了我一命。我已经记不清欠你多少条命了。”

听着林星河叙述死后的见闻,还有被杜预诗词复活的经过,滁州众人啧啧称奇。

宋佳霖拍着大腿道:“曲折离奇,这剧情都够写一本小说,就叫【初刻拍案惊奇】。”

师娘松了口气:“孩子,你能活过来就好,杜预诗词做的真好啊。”

滁州百姓看向杜预眼神,已然从佩服升级为敬畏,敬若天神那般敬畏。

这年头没有科学,生死乃是最大的谜团。

能操纵生死者,都备受百姓尊崇、崇拜。

“杜案首,神啦!”

“这才是真活死人、肉白骨。”

“连已经死掉,走到奈河的人,都能一首悼亡诗拉回来?”

“以后跟着杜案首,岂不是长生不死?”

“诗词才气,不光能杀敌,更能救命续命,神乎其技。”

“孩子,看到了吧?杜解元这种读过大书的大才子,简直是陆地神仙。你还逃学去游侠不?”

“爹,我知错了,以后孩儿再也不敢逃学了。跟杜解元一比,游侠武功再高算什么?读书这么大本事,连死人都能救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唐文涛、温山、田洪凤等学政系官员,看到杜预一首诗,救活未婚妻,教化百万滁州百姓一心向学,点燃百姓学习热情,也各个兴高采烈,点头微笑。

温山抢着道:“杜预这番现身说法,教化向学,善莫大焉。这都是田大人作为学政,牧守王道,教化一方的功绩啊。”

这大胖子狡猾的很,看杜预将林星河复活,又想起自己是赐婚钦差的使命,赶快拉拢田洪凤。

谁都看得出来,田洪凤是杜预的恩师,对杜预选择又重大影响力。

唐文涛也反应奇快,暗骂死胖子,急忙道:“我为礼部尚书,管科举文事,遍观大唐,从未有一地百姓如滁州这般向学。若大唐各地各州,都像滁州这般人人向学,大唐何愁文事不振、文气不旺、文脉不兴啊?这都是田大人教化之功!我回去之后,定会启奏太后,表彰田大人。”

得到朝廷大佬的称赞,田洪凤更是点头连连,目光一闪,喝道:“杜预,我命你再以此情此景,作一首【劝学诗】,以记今日之事,才好劝学。”

礼部尚书唐文涛、文院副院长温山连连称是。

连半空中,文渊阁都凝滞不走,隐隐有圣人身影闪动。

圣人,在关注杜预的【劝学诗】

杜预略一思索,拿出一本书,淡淡道:“【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第一句,便诗成鸣州。

他的书卷中,竟然异象连连,大把大把脂肥嫩白的白花/花稻米,从书中不断涌出、一发不可收拾,犹如泉涌。

滁州百姓,震惊了!

要知道,如今滁州虽比过去生活好很多,不至于挨饿,但百姓依旧困苦,饿肚子的小孩子很多。

杜预一句诗,竟然能凭空从书中变出千钟粟?

光是这视觉冲击力,就足以撼动无数认为“读书无用”“供孩子读书光费钱,不如早早去做工”的顽固百姓,彻底颠覆他们的三观!

小孩子们欢快地捧着大盆小盆,冲入杜预诗词制造的粟雨中,又蹦又跳,接着这才气化为的粮食。

没有什么,比现成金灿灿的粮食,更能打动人心,特别是打动下层百姓的向学之心。

杜预现身说法,想要让家庭富裕不需要买肥沃的土地,读书就可以获得许多稻米。

滁州百姓,特别是蒙童、小孩,眼神炯炯,充满期待。家长则不断点头,称赞不已。

“原来如此。”

“要想富家,不需要买良田,因为书中自有千钟粟?”

“只要读书好,再也不用愁吃饱饭。”

“杜解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家徒四壁的寒门学子,变成如今名震天下的大学子,全靠知识和读书逆天改命。”

滁州大街小巷,都回荡着杜预的【劝学诗】。

听着杜预作诗,一个士族读书人冷哼一声,不服气道:“粗鄙!读书只为吃饱饭吗?”

温山反驳道:“跟这些没读过书的下里巴人,你只阳春白雪,如何能劝得动?当然要说他们能听懂的话。”

文渊阁,荀圣略略点头:“这句话,虽然通俗易懂,却对普通百信吸引力极大。过去我们文渊阁,虽然积极劝学,但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老百姓听不懂,杜预却能另辟蹊径,让百姓都听得懂,这才是真本事。”

司马相如等半圣、大学士也纷纷点头。

杜预诗,接地气,上至耄耋老者、下至黄发垂髫,都听得懂、这就很了不起。

杜预又踱了一步,一指城南贫困的贫民窟,悠然道:“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书中就有黄金打造的房子。

跟随杜预的木兰,惊喜看到她原本城南贫民窟,父老乡亲还住在低矮没窗户、又潮湿又阴冷的半地下泥巴房里,突然一道惊人的诗书才气闪过,出现了一大片金灿灿的黄金屋子!

青砖大瓦、房屋宽敞、窗明几净、雕梁画栋,甚至在房瓦上还使用了珍贵的金色琉璃瓦!

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金灿灿的光芒,犹如黄金建造的屋子。

这住宿条件比起过去,简直天翻地覆、鸟铳换炮,不可同日而语。

“哗···”

滁州百姓,一片寂静!

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

特别是贫困的底层百姓、贫民窟的百姓。

他们之所以不让孩子读书,之所以说读书无用,还不是因为条件所限?没有钱,没有房,没粮食,怎么供孩子读书?

大道理,谁都懂。

可具体的困难,谁解决?

就算给底层百姓嘴皮子磨破,讲一万句大道理,不如给他们发一两银子,建一座房子,送一百斤大米来的有用!

杜预的【劝学诗】就非常接地气了。

他直接从底层民生问题,开始解决。

你不让孩子上学,因为没有吃的?

好,我给你演示,并送给你们千钟粟,让你们看到读书才气能变出吃的,知识能直接转化为无穷无尽的粮食。

你们不供孩子读书,因为没屋子住?

好,我直接给你演示,建造大批黄金屋,让你看到读书读到深处,便可凭空造出黄金屋啦。

贫民窟百姓兴奋欲狂,冲入那一排排高大明亮、坚固温暖的黄金屋中,孩子们不用大人催促,便兴奋坐在窗户前,窗明几净的书桌上,拿出杜预编纂的三字经,摇头晃脑,黄金屋中传来朗朗书声···

他们的父母,却站在黄金屋中,感慨万千。

“原来,读书这么有用?”

“我们奔走半生,只为头上一瓦遮天,地下一席之地,没想到让孩子读书就是最好的出路。”

“我过去鼠目寸光,只晓得让娃去放牛放羊。原来读书就是通天捷径。”

“我等底层人要逆天改命,唯有读书!”

“杜解元劝人向学,良苦用心,深深体会到了。”

滁州城,人人称赞,家家户户,无论大人孩子看向书本的目光都热切无比。

荀圣笑容更灿烂:“千钟粟、黄金屋。好,好,好。替读书人家解决具体困难,胜过陈词滥调一箩筐。”

半圣、大学士们纷纷点头,感慨。

杜预确实很懂底层百姓的心,更明白该如何刺激百姓向学之心。他们最关心的,无非是吃饱、住好。

那杜预就现身说法,告诉他们读书就能带来这些实际利益。

第二句说完,已然诗成鸣三州。周围数个州郡,人人都看到了杜预做【劝学诗】,千钟粟、黄金屋从书本中随之而出的盛况,不分士农工商,各个激动万分。

“越是底层,越要努力读书啊。”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小黄书akxhs1.com为你提供  至圣先师 最新章节阅读;小黄书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