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1834年(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维也纳,美泉宫,儿童室。
  弗兰茨正在堆积如山的资料中,搜寻有用的材料。
  此时的奥地利拥有30公里铁路,普鲁士铁路6公里,法国铁路150公里,英国铁路600英里(约合965公里)。
  关于铁路各国都有着疯狂的计划,法国政府已经出台了730公里的铁路建设计划,而到1848年法国铁路的总长会越至1814公里。
  但比起德意志关税同盟诸国来说还是太保守了,整个同盟(不包括奥地利)计划修筑6000公里的铁路。
  英国人也批准了6000英里(约合8047公里)的铁路建设计划,到1870年英国将拥有15357英里(约合24714公里)铁路,并且建成世界上最密集的铁路网。
  俄国沙皇政府还没有意识到铁路的重要性,只批准了几条容易修筑的路线,总长约合200公里,即使到了1866年俄国也只有可怜的1488公里铁路。
  美国人此时只有一个2000公里的铁路建设计划,但是在1850年,他们将拥有9021公里铁路。
  历史上,奥地利只批准了约合350公里的铁路建设计划,直到1848年才拥有1200公里铁路。
  奥地利政府批准了所罗门·罗斯柴尔德的北方铁路建设计划,北方铁路公司将在未来十年内建设700公里铁路。
  但是所罗门南方铁路的梦想落空了,倒不是弗朗茨二世不同意。
  弗朗茨二世对于所罗门·罗斯柴尔德的贿赂十分满意,但是在南方铁路公司归属权的问题上,军方和科罗拉夫伯爵寸步不让。
  而且弗朗茨二世的特别顾问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也支持军方和科罗拉夫伯爵的看法,并且秘密警察提供的情报也对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十分不利。
  最后,弗朗茨二世决定采取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意见,将奥地利的南方铁路分别交给三家铁路公司承包。
  之后,军方又以国土安全的理由向弗朗茨二世要求了几条新的铁路线,最后这些铁路线的经营权在科罗拉夫伯爵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运作下,被卖给了出价最高的商人。
  只不过,科罗拉夫伯爵和拉图尔(战争大臣)以及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没想到的是,两条重要的铁路线落在了法国人手中。
  此时,奥地利一共批准了1400公里的铁路建设。
  美国棉花产量占世界的85%,这迫使英国人急切地想要寻找新的原料产地,他们的目标定在了埃及和印度。
  蒸汽织布机数量,奥地利1324台,普鲁士223台,法国1511台,英国7000台(如果算上水利织布机,英国有10万台织布机),值得注意的是萨克森作为德意志地区的纺织业中心拥有450台蒸汽织布机。
  让人欣喜的是,奥地利的机械制造业还不错,能独立生产蒸汽织布机,还能出口给其他德意志国家。
  而萨克森就是奥地利的最大主顾,只不过出于各种意义上的考量,奥地利能获得的利润微乎其微。
  奥地利陆军人数45万,法国50万,普鲁士20万,俄国60万。
  奥地利陆军拥有全欧陆最多的火炮数量约为1300门,其次是俄国人约为900门,法国人只有800门,普鲁士的火炮数量不足600门,英国本土陆军只有300门火炮。
  这就造成了每年的军费支出就占了奥地利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可即便如此奥地利对于军事科技和士兵训练的投入也逐渐跟不上历史发展的潮流。
  海军方面,奥地利的海军舰只数量并不少,但是缺乏大型舰船。实际战斗力连俄国人都不如,而法国人的海军实力远胜俄国人。
  只不过此时欧洲所有国家的海军加在一起,也远远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夸张到什么程度呢,奥地利海军可能打不过英国的一支分舰队。而这种规模的分舰队,英国有十几支。
  即便如此,奥地利海军在面对非欧洲国家海军时依然能以压倒性优势获胜。
  奥地利帝国此时的对外贸易总额为3亿弗罗林,法国则是10亿法郎,俄国4亿卢布,普鲁士为1.5亿塔勒,预计这个数字将会在奥地利帝国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的一年以后翻倍。
  不过由于部分商品关税减少,以及管理费用增加等问题实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只有5%左右。
  当然随着贸易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财政收入将会稳步增长。
  由于奥地利本身货币体制十分混乱,就连马克都有好几种。
  本书奥地利的货币兑换公式
  1金弗罗林=3杜卡特金币=4.2塔勒银币=5弗罗林银币=150格罗伸=600芬尼
  常用货币为 1弗罗林银币=12克罗伊茨=30格罗伸=120芬尼=0.83塔勒
  英国大型轮船“阿斯南号”和“大西洋号”正在建造当中,此后他们将成为英国征服海洋的先驱。
  奥地利有3100万人口,但是国民素质堪忧,文盲比战火纷飞的西班牙还多,能与奥地利比肩的只有隔壁的俄国。
  不过奥地利的大学生人数,位居欧陆之冠,当然可能和奥地利的大学数量多有关。
  奥地利的生铁产量为10万吨,是法国的三分之一,不到英国的十分之一,略低于普鲁士,甚至比不上比利时。
  俄国生铁产量为15万吨。
  奥地利的农业实力倒是有些出人意料的强悍,粮食产量是此时法国的四倍,普鲁士的20倍。
  奥地利的农业使用化肥较早,同时法国农业正处于低谷期,再加上遭遇了天灾。
  奥地利有280万匹骡马,1100万头牛,500万头猪,3000万只羊。
  在畜牧业奥地利和法国相当,普鲁士在猪、牛、羊、以及家禽数量上和法奥不相上下,但是骡马数量严重不足,总量只有法奥的十分之一。
  奥地利的军械,主要依赖于私人兵工厂和从外国进口。
  奥地利的兵工厂主要位于波西米亚和下奥地利,其中一个叫夏曼齐的小镇内生产了整个帝国一半的步枪。
  奥地利军方几乎垄断了,奥地利帝国的弹药贸易。
  可如此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悖论,若是弹药的定价太低,军方便赚不到钱,若是将弹药价格定得太高,士兵们又用不起弹药。
  奥地利军队的标准军饷,是每名士兵一年100弗罗林。
  但是由于奥地利帝国的财政问题,非战时只能按标准的一半发放,也就是50弗罗林。
  省下的50弗罗林,用来更新装备和提供给养。
  更有甚者,奥地利军队的高官曾经抱怨过,子弹比士兵还要昂贵,为什么这些士兵不能使用大刀、长矛作为武器?
  这样既能解决大街上那些游手好闲的流浪汉,又能解决军费开支问题。
  幸运的是,这位提意见的高官被遏令提前退休。
  成功挽救了一大批士兵和弹药供应商的生命。


    小黄书akxhs1.com为你提供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最新章节阅读;小黄书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