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br>*开新书啦!今次试着写本学霸/学神文,虽然作者本人是个大学渣,但学渣也有颗向往学神的心嘛!
*走过路过的旁友们不麻烦的话动动手指,点一下【作者专栏】,收藏作者,这本要是不吸引你,没准下一本你会喜欢。
*下本待开《八零香江国术高手》:九龙城寨走出一代宗师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朱琦琛一睁眼,发现自己身处繁华香江最混乱的地区——九龙城寨。亲爹是个瞎子,亲妈是个无能娇软美人,弟弟年纪小小就已经成了古惑仔,朱琦琛只想原地倒下再穿回二十一世纪。
生活再艹蛋,还得过下去,朱琦琛于是想着要怎么离开九龙城寨。
要不,先混个编制?
朱琦琛看着手里警校招生广告,决定先莽一把。<hrsize=1/>
第一章
“康妙玟!康妙玟!”
门外传来女孩子的声音,兴高采烈的,听着就很让人愉快。
“哎呀!是娅宁呀!吃早饭了没?”
“吃过了,阿姨。妙玟起床了吗?我跟她说好今天去新华书店的。”
“起来了,在厕所呢。你进来等她吧。”奚绣蓝开了门。
张娅宁进来了,“谢谢阿姨。”
奚绣蓝乐得直笑,“你这孩子,干嘛总这么客气?玟玟,搞快一点,娅宁都来了。”
一边从门外墙壁上的奶箱里拿了两瓶牛奶进来,“正好,你一瓶玟玟一瓶。”
康妙玟开了洗手间的门,“什么一瓶?”
“牛奶。你要喝热牛奶吗?”
“不用,就这么喝。”康妙玟揭开奶瓶纸盖,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完了一瓶牛奶。
张娅宁怪不好意思的,“谢谢阿姨。”也揭开纸盖,咕嘟咕嘟喝完了牛奶。
“你这孩子,总这么客气。”
“妈,有早饭吗?”康妙玟问。
“有,你爸一早给你买了烧麦。娅宁啊,你也吃点。”
“不了阿姨,我妈早上买了油条和饭团,我吃了饭团。”
“还是你好,早上起得早。玟玟就爱睡懒觉。”奚绣蓝非常谦虚的说。
张娅宁很认真的回答:“不早的,我就是想着早点去书店,书店人多,早上刚开门人不多。”
奚绣蓝笑笑。
康妙玟拿了一只瓷盘,揭开煤气灶上的蒸锅,用筷子夹出四只烧麦,搁在客厅桌上。
“妈,我爸呢?”
“你爸跟人钓鱼去了。你跟娅宁怎么走?坐公交车还是走去?娅宁学自行车了吗?”
“还没学呢,爸爸说明年教我,我还太小了。”
奚绣蓝打量了一下张娅宁和自己的女儿,两个女孩差不多高,体重也差不多,都瘦得很,11、2岁的孩子,吃得多却不长肉,光长个子了。
“让你妈给你买个女式自行车,去书店也方便一点。”张娅宁父亲是教授,买自行车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康妙玟趁机问:“妈,你什么时候给我买辆女式自行车啊?”
“等明年。”奚绣蓝毫不犹豫的忽悠她。
“那你给我坐车钱。”
奚绣蓝拿了钱包出来,先给她4张1角的纸币,“这是你俩的来回车钱。”
又给5张2元的纸币,叮嘱她:“给你买书的钱。收好了,别弄掉了。”
康妙玟答应了,收好钱,一边吹着气,吃掉两只烧麦。
*
这是1988年的秋天,国庆节。
康妙玟家住在庐州理工大学家属区,父母都是大学职工,父亲康卫国与共和国同龄,是个农村娃,17岁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战士。如今退伍到了省会庐州,在大学的人民武装部(简称人武部)当干事,平时比较清闲,每年最忙的时候是新生入学的军训,然后是每年春秋两季的民兵训练。
母亲奚绣蓝是庐州本地人,结婚后在庐州理工大学的校办工厂工作。
家里只有康妙玟一个孩子,坚决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国策。
张娅宁父母要年长几岁,张娅宁有两个姐姐,三姐妹都间隔两岁,张娅宁1977年4月出生,比康妙玟小6个月。按说张娅宁已经属于超生,但也没有什么处罚,奚绣蓝也说张爸爸大概就是少加一级工资的处罚,毕竟大学跟外面单位又不一样,不可能把人家教授给开除吧?
倒也是。
*
庐州理工大学地处庐州市区边缘,南三环边上,日后城区扩大,三环成了一环。现在的三环外还是破破烂烂的,基建不到位,从大学家属区的大门出去,是一条坑坑洼洼的道路,跟三环路呈t字型,名叫宁国路,不通公交车。
顺着宁国路往北走20米,便是康妙玟现在的学校,庐州理工附属中学。放假期间,中学大门紧闭。
张娅宁问:“怎么去?坐车还是走去?”
“走着去,省4毛钱,咱俩买汽水喝。”坐公交4站路1毛,从三环的公交站坐到市中心的新华书店是3站。也不远,走路过去单程3公里,20分钟。
权当锻炼身体吧。
张娅宁走的很快,康妙玟一开始差点跟不上。
嗐,都忘了娅宁是个小飞毛腿啦。
两个瘦伶伶的小姑娘健步如飞,路上聊着天,说到冯婷婷国庆节跟父母回了外婆家。冯婷婷父亲冯康志是上海人,到庐州理工念了大学,之后留校当老师;母亲严秋菊是本省人,家住县城,也是在庐州理工上大学,之后留校当老师。冯婷婷每年寒暑假都回上海祖父家,偶尔才回本省县城的外婆家。
以前康妙玟不懂这些,现在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一看,严秋菊一个县城女孩,能在60年代考上大学,妥妥学霸级别,也很不容易。众所周知,大城市的教学质量会更好,比如上海人冯康志考上大学在她看来不算什么。
严秋菊和冯康志都是取消高考之前最后一届高考生,也是同系同学,夫妻感情很好。但唯一不好的,就是俩口子结婚好几年一直没能生孩子,后来便收养了冯婷婷。
三个好友里,冯婷婷的家境最好,父母都是教授,只有一个孩子;张娅宁父亲教授母亲讲师,收入跟冯家差距不大,但要养育三个孩子;康家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工资比冯家张家低一大截,但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实际生活水平比张家略好一点。
11、2岁的孩子心里没有太多世俗的东西,因为住得近,又在同一个班级,便成了好友。
此时张娅宁说的是昨晚看的香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83版射雕被内地观众誉为经典,86年引进内地,立即火爆,播了一轮又一轮,迷倒一群又一群心怀“大侠梦”的孩子们,学霸也不能免俗,超爱靖哥哥和蓉儿的!
康妙玟已经不太记得剧情,一边听她说一边很捧场的问“然后呢”,俩女孩一路叽叽喳喳的说着。
往前再走300米,是与庐州理工一街之隔的省军区大院。省军区没有自己的学校,大院里的孩子分散在附近几所中小学上学,庐州理工附中也有不少军人子女。省军区正门跟庐州理工的正门都开在三环路上,宁国路上的小门是开了方便孩子们出去上学,平时晚上关门,有士兵轮流站岗。
康妙玟说:“咱们要不从军区里走吧。”
“能走吗?”
“应该能。站岗的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军区里的小孩。”拉着张娅宁进了小门。
站岗的士兵看了看她俩,看她们只是俩小姑娘,没说什么。
张娅宁紧张得手心冒汗。进了门走了好远,才小声说:“我好害怕他不让我们进来。”
“怕什么?我们是小孩子嘛,小孩子不要紧的。”康妙玟很淡定的说。
张娅宁笑嘻嘻,“康妙玟,我发现你好厉害呀。”
康妙玟自信的仰起头,“那是!”
重新做一次小孩子也挺好嘛!小孩子可以不在乎成年人的那些破事,除了要上学之外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想想以前上学那完全是稀里糊涂,根本什么都不明白。父母很爱她,但也对这个社会不甚了解,他们只知道要“找个好工作”,但对如何完成目标根本不懂。
也……不是不好,就是普通人的一生罢了。
不卷,一点都不卷。
*
她俩都刚上初一,1988年的中学教育也算不上卷,庐州理工附中的初一不按小升初的成绩分班,而是全部打散,初一有五个班级,每个班级50多人不到60人,全年级不到300名学生。
康妙玟、张娅宁、冯婷婷都在初一三班,住在同一片,上学放学一起走,关系迅速升温。
康妙玟已经不记得她们初一这年的国庆节是否真的去了新华书店买书,难得放假,就去书店逛逛。
张娅宁现在又不害怕了,一路笑嘻嘻说他们军区里绿化搞的真好,到处绿树成荫,还有很多桂花树。今年中秋节比较早,9月底便是中秋,本地桂花总在中秋节前后开放,如今正是桂花盛放时节,人还未走近,桂花的甜香便已扑鼻而来。
“桂花好香啊。”省军区的绿化确实做得很不错,这一片都是二层的小楼,以前不注意,现在看来,这一片住的应该都是军官,至于什么级别那就真的不知道了。
“我们晚上去斛兵塘那边摘点桂花吧,妈妈说桂花可以冲蜂蜜喝,很香的。”
“好呀,你晚上能出来吗?”
“别太晚,就出来一个小时应该可以。”
“那好,我回去让我妈准备两个小布袋子。”
“还有花露水。你家有花露水吗?”
“有吧,夏天应该还有花露水没用完。”
*
走了20多分钟,终于走到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上午八点半开门,此时已经开门一会儿了,书店里的人不多。新华书店是60年代兴建的五层楼,在当时算是全国数得上的大门店了。
一二三层都是书店,四五层应该是仓库和办公室。进了书店,张娅宁拉着康妙玟直奔二楼,中小学教辅区。
“你要买什么书?”康妙玟问。
“习题集。”
果然不愧是学霸。康妙玟不太感兴趣,不过还是跟她一起过去,“买完习题集咱们去小说区那边看看。”
“行。你不买习题集吗?”
“……那我也看看吧。你买哪门课的?”
“数学。一会儿咱们再上三楼看看有没有英文对照的书。”
“英语课不是才开吗?你就能看英文对照的了?”康妙玟吃惊,学霸你要不要这样啊?明明单词都没学几个呢。庐州理工附中到初一才有英语课,开学一个月而已,单词量顶天也就100多个。
张娅宁有点害羞,“爸爸在家教了我一点,他说学英语一定要多背单词,单词量上去了就要多看看英文报纸和英文书。”
啊,行吧,果然父母有知识就是不一样,康卫国和奚绣蓝压根没水平辅导她的学习。
“你要多背背单词,有不会念的就问我。”张娅宁热情的说。
康妙玟紧张了:学渣有学渣的自觉,背单词好累的!
她赶紧抓起一本书,胡乱翻开,假装有看,“你看这本怎么样?”
张娅宁接过书,《初中数学基础训练》,翻开仔细看了几分钟,“这本应该可以,我要买。你买吗?”
康妙玟又拿起一本《初中数学基础训练》,翻看了几分钟,随后放下。想了想,又拿起来,“我也买一本吧。”翻到封底看了一下售价:1元2角5分,倒是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