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一个丝商引出的猜想(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六十二章一个丝商引出的猜想

俞东来一走,桌上便只剩下梁叛和胡汝嘉两人。

一时间气氛有些生疏起来。

梁叛便用惯常的客套话问:“胡相公听闻是江宁织造的生丝商?”

“是。”胡汝嘉道,“替织染衙门收丝罢了。”

梁叛点点头,又问:“是内织染局还是工部织染所?”

国朝在两京织染都设有内外局,内局便是大内织染局,供上用;外局是两京工部都水清吏司所属的外织染所,供官用。

胡汝嘉笑道:“内局都是管事太监分发的差办,哪里轮得到我。”

言外之意他是在工部织染所,也就是外局。

梁叛想来也是,不过他一个工部织染所的商人,怎么得罪了县学?

心中不解,便开口请教。

胡汝嘉被他一问,摇头苦笑起来,苦笑慢慢收起,脸上露出鄙夷之色,冷哼一声说:“这事说来话长,我家不但替织染所收丝,也采办红花、靛青一类的染料。不过染料采办得不多,每年染料所需的大头都在原产地从税粮之中折收入库了。就是因为这些许的染料采办,也有几分银子好挣,那县学的郭教谕是福建人,识得一些收茶蓝的门路,便想从我这里分一杯羹……”

原来是这么回事,可也说不通啊,梁叛问道:“你们采办生丝、染料,应该都是织染所指派的货源罢?”

这其实跟县衙的采办是一样的,官仓要囤粮,一定从丰收的乡里征收,不会一味就近采办。

像两京织染这种官营机构,每年要消耗全国大量的生丝、染料,这便需要朝廷进行“宏观调控”,既能优选上等原料,也能起到一个平抑物价的作用。

比如浙江生产生丝数量为全国之冠,仅仅浙江一省的杭州织造、民间织机作坊显然用不尽这许多生丝,假如不能及时向外地销发,必然会使生丝价格大跌,创伤浙江的税赋。

所以,官办的内外局所用大量的生丝,一定从生丝富裕的浙江调运。

染料也是一样的,内外局一定都有指定渠道,不可能凭一个区区教谕在里面任意乱搅的。

“照啊!”听到梁叛这样的话,胡汝嘉将巴掌一拍,竖起个大拇指道,“梁捕快,你的见识高过那些书呆子几百倍!我们织染所用的靛蓝大多是从福建岭南入库的不假,有木蓝子,也有茶蓝。但织染所有时用量太大,库中常常需要零星办货的,我们都在江宁就地采买,江宁的吴蓝也可以用,即便江宁的不够,扬州还有马蓝,何必千里迢迢再去福建岭南调用?”

“县学的教谕再不通道理,这一点远近的常识他总晓得?”

“自然晓得的,他听我说行不通,便又言能不能由他在江宁采办,他是学里的教谕,在本地方采办土产也有几分折价好谈。我说我家同种吴蓝的农人是多年买卖,拿货已是最低价了。那教谕谈到后来,干脆就成明抢,话里话外教我们一年白白分几百银子给他,简直岂有此理!”

胡汝嘉说到这里,气得又开始大骂,又拍着胸脯说要进学,考举人、考进士!

梁叛自然好笑,不过他想到刚才谈及在浙江收丝的话,脑中忽然有个念头转了出来,堵在眼前好几天的一座墙,仿佛突然间裂开一道缝隙似的,透进几点极亮的光来!

他连忙拉住胡汝嘉,近乎急切地说:“胡相公,有件事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胡汝嘉一愣,下意识地说:“请问啊,有甚么不当问的。”

“刚才说到织染所采办生丝自有朝廷指派调度,那你们今年的丝,还是从浙江采买?”

这个问题听起来完全是一句废话,浙江产丝最多最好,自然从浙江买,至于别的甚么平抑物价、保证经济的道理,梁叛刚才自己都已分析过了,怎么可能还有别样的答案?

可胡汝嘉偏偏就变了脸色,皱眉道:“梁捕快,你这么问是甚么意思?”

看他这副样子,梁叛就知道自己的猜测靠谱了。

他也不再拿捏,开门见山地说:“今年织染所是不是不打算从浙江进丝了?”

胡汝嘉瞪大眼睛,用一种极为古怪的眼神看着他,过了半晌,他才身子前倾,凑近了低声问:“你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在胡汝嘉看来,这件事说小了是商业机密,往大了说便是人命关天的东西。

他们家也是上个月才接到织染所大使的命令,命今年暂停从湖州进丝。

可是眼看雨水将至,过不多久便到三月,官上一应用的画绢、丝帕,以及夏天的官服补子都要开机生产了,倘或到时候生丝不足,上头问责下来,他们这些负责采办的商人哪里吃得消?

而且麻烦最大的还不是他们,而是浙江的丝农丝商,倘或今年的生丝真的出不去,那吃喝用度从哪里来?难道把手里的生丝当口粮吗?

还是吃桑叶度日?

今年卖不出,明年还种不种桑、养不养蚕了?

这都是大问题。

眼下在浙江有门路的丝商,有渐渐看出端倪的,已经派人到南京来打听斡旋了。

他们胡家昨天才接待了一位合作多年的丝商,那位老兄带着浙江丝商凑的上万银子来通门路,可是这件事织染所的大使也不清楚底细,甚至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意思是,就连南京工部也不是真正拿这主意的衙门,症结很可能还在北面京师……

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假如不从浙江进丝,又到哪里去进呢?

胡汝嘉这种专门替织染所收购生丝的商人,都不知道去哪里进,梁叛一个捕快又怎么会知道?

可梁叛偏偏就知道!

——当然是从南直隶去进!

是的,之前他心里闪过的那个念头,就是南直隶“改稻为桑”。

改稻为桑当然要养蚕,养蚕当然要缫丝,出了丝当然要有销路,否则南直隶大刀阔斧地改稻为桑之后,产出来的生丝无处可销,以增加国库岁入为目的的改革,最后白白削掉了南直隶一半的田亩税,那么庞翀的新政岂不成了笑柄?

新内阁要保证南直隶改稻为桑之后产出生丝的销路,当然要从南京内外织造的身上打主意……

梁叛立刻向胡汝嘉告辞,问了他贵府所在何处,并且约定改日再会,便匆匆离开了三山门的戏行公所,过街往心腹桥去了。

    小黄书akxhs1.com为你提供  锦衣大明 最新章节阅读;小黄书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