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阿福身世(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4章 阿福身世

灵隐醒来时,身在一间小木屋中,耳边传来阵阵波涛之声,知是离海不远。

只听一人道:“先生,你醒了?”灵隐吃力地扭过头来,只见一个少年,浓眉大眼,肤色黝黑,虽然粗布短衣,却也掩不住一股剽悍之气。

灵隐虚弱地问道:“这是哪里?你是谁?我又怎么在这里?”

那少年道:“这是吴县辖下的一个小渔村。我叫龙且,三日前,我同村里几个人出海打渔,突遇风暴,所幸无人伤亡。回来时,见你抓着一块木板,随海飘浮,便将你救回。这间木屋,便是我的家。先生全身伤痕累累,且是道士打扮,定是身怀武艺,不知先生痊愈后可否教我?”

灵隐心下怅然,没有答话,心道:“原来我已昏迷三天了。”突然记起,伸手一摸怀中,却是空空如也,心中大惊。

只听那少年道:“先生可是想找这东西?”说着,将一物递了过来。

灵隐一看,正是怀中贴身而藏的那卷丝帛——《九义解》。

那少年道:“这东西可真怪,把你捞上来时,全身湿淋淋的,给你换完衣服,才发现这东西一滴水珠也没有。全村之人都不识字,也不知上面写着什么?”

灵隐长吁了一口气,随手接过,细看几眼,然后放入怀中,开口问道:“家中还有什么人?你想识字学武?”

少年两眼放光,道:“父亲早逝,只有我和我娘相依为命。先生想教我练武识字?这,这可太好了!”

这时,木门之外,一人叹道:“自幼家贫,打渔为生,识字何用?”跟着,木门开处,一位妇人双手端着一个大碗走了进来。那妇人三十多岁年纪,相貌平平。少年道:“娘,这位先生已经醒了。”

那妇人笑道:“我知道了。快让先生将这碗鱼汤趁热喝了吧。”

灵隐听到那妇人说到“自幼家贫,打渔为生,识字何用”这几句话,心头一震,感慨万千:“说来说去,此番大难,正是由字而引起的。枉我修道多年,见识竟然比不上一个妇人。”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那少年龙且已接过鱼汤,来到床前,用小勺子向他口中喂去。灵隐喝了几口,摇了摇头,便不喝了。

龙且道:“再喝几口吧。”灵隐闭上双目,心道:“纵是灵丹妙药,只怕也回天乏力。”

龙且见状,无奈地把碗递还给娘,道:“先生安歇几日。我去趟城里,请我义兄和郎中来。”说完,便风风火火般地跑了出去。

只听龙且母亲对灵隐道:“先生见笑了。这孩子就是个急性子!”

顿了一顿,又道:“且儿口中说的义兄,乃是吴县城中一大望族,叫做项羽,和他一般年纪,却又武艺超群。那年,我与且儿进城赶集,遇见羽儿,两人不知为何,当街打斗起来,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后来,到底是孩子心性,没那么多心眼儿,两人竟惺惺相惜,成了好朋友,索性又结拜为义兄弟。羽儿经常来我这里,与且儿切磋武艺,并待我如母,常要我娘儿俩去县城居住。可我实是故土难离呀!”

灵隐问道:“且儿会武功?却是何人所授?”龙且母亲叹了口气,道:“说来话长。十年之前,且儿才六岁,那时他父亲尚在。有一天,他父亲要带且儿出海打渔,那是且儿第一次出海,我上前劝阻,他父亲却说,穷人孩子早当家,迟出早出反正总要出海。说完,他便带着且儿扬帆而去。我依稀记得,那几日我在家里坐立不安,心惊肉跳,感觉要有什么事发生。果不其然,七日后,且儿坐着一艘小船回来了,还有一位道士同伴,只是且儿的父亲却已不见。”

说到这里,龙且母亲举袖拭泪。定了定神,又道:“听那道士言道,那日且儿父子两人船行甚远,但捕获却多,正返回时,突发海啸,登时渔船被巨浪打碎,父子二人双双落海。幸而不远处一小岛上的几名道士,将且儿救起,但且儿父亲却久寻未得,尸骨无存。当下寻一小船将且儿送回。那道士自称是昆仑派,随后又逗留月余,教授且儿武艺,然后驾舟离去,再也没来。”

灵隐心下恍然大悟,心道:“龙且与我昆仑派也算是有缘。”当下暗自决定,静等龙且回来。

龙且母亲见灵隐无语,转身走出木屋,带上木门。灵隐躺在**,耳边涛声隐隐,海风阵阵,思绪也如海浪般跌宕起伏。

回想此事前因后果,及至现今自己生机已绝、时日无多,只感人生如梦,世事无常。

吴县距此数百里,等到龙且一行三骑风尘仆仆地赶回来时,已是两日之后了。

当下龙且三人推门而入,龙且叫道:“先生,我请了郎中来给您看病。我义兄也来了。”

灵隐转头望去,只见龙且身后站着两人,一老一少。老者相貌清隽,留有数寸长的山羊胡子,左手提着个药箱,郎中打扮。那少年生得脸似银盆,目如朗星,狮鼻方口,气势威猛,兼之身穿华服,更觉不凡。

灵隐心道:“这二人便是郎中和龙且的义兄项羽了。”

当下那郎中走到床边,伸出右手,把向灵隐脉门,闭目不语。良久,睁开双眼,叹道:“先生脉象虚弱,乃气血两亏,已然精枯神竭,而且——”灵隐淡然一笑,道:“神医但说无妨,贫道对于医理也略知一二。”

郎中道:“而且先生自己已心无生欲,万念俱灰,便是神仙到此,只怕也无力回天。我观先生以前定是习武之人,且道法高深,若非如此,常人也支撑不到现在。”

灵隐暗暗点头,道:“生死有命。有劳神医了。”郎中叹了一声,提着药箱,走了出去。

灵隐对龙且二人道:“你们两人过来,我有话要说。”

两人大步走到床前,垂首聆听。当下灵隐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二人听,从在昆仑山初得天书,以至被异界之人灭门;再到千里逃亡,直至如今自己生机尽绝等等仔细地讲了一遍。

足足说了大半天,二人听得瞠目结舌,惊诧万分。

灵隐随后伸手入怀,拿出那卷丝帛,对龙且道:“这便是相传武祖亲书《九义解》,你要妥善保存,不可与外人道之,此事重大,干系到天下苍生,甚至亿兆生灵。日后寻一仁义有缘之人,传之于他,当不负武祖之言。而我也死亦瞑目了。”

之后几日,灵隐断断续续地将一些武学原理说与龙且项羽听,两人受益匪浅。

一月后,灵隐已油尽灯枯,与世长辞。龙且项羽二人大哭,虽然与灵隐相识不久,但近段时日已有师徒之情。

龙且母亲也潸然泪下,当下在村中找来几人,在海边寻一高地,将灵隐安葬。随后,母子二人与项羽一起,迁居至吴县县城。

过了数年,天下大乱。项羽对龙且道:“大丈夫人生在世,建功立业,正在此时。如今秦朝气数已尽,不如招兵买马,以抗暴秦。”

龙且道:“一切依哥哥所言。”当下二人计议已定,在项羽叔叔项梁带领下,招集江东八千子弟,起兵抗秦。

拉开了一场轰轰烈烈、恢弘悲壮的序幕。及至秦朝灭亡,刘项争霸,龙且在潍河误中汉将韩信之计,兵败战死。不久后项羽也在垓下自刎身亡。龙、项两家后人遂隐姓埋名,远迁洛阳。

说到这里,王风小雨二人齐声问道:“阿福爷爷是龙且后人?”

阿福点点头,黯然神伤。站起身来,走到屋角处,打开箱子,拿出一卷丝帛来,对王风姐弟二人道:“这就是《九义解》,龙家祖上传至下来,已近十代了。

在老奴年幼之时,母亲早亡,只与父亲相依为命,穷无立锥之地,寄人篱下,直到父亲病故。那日,老奴在洛阳,卖身葬父,承蒙老太爷收留。

这丝帛老奴一直贴身收藏,无人得知。”说到这里,面向王风道:“九年前,长安城中,少爷出生之日,老奴和韩成在厨房架材烧水,突感贴身而藏的丝帛炙热如火,令老奴似红炭灼身。

老奴连忙跑回房中,取出一看,只见那丝帛上面隐隐彩光流溢。老奴惊骇莫名,这是自我收受丝帛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

眼见再也无法放到身上,只得找一木箱,放置其中。就在这几日,夜黑人静之时,老奴发现有毫光自木箱缝隙中溢出。

由此异兆,老奴思来想去,觉得也许少爷与这丝帛有缘。且老奴行将就木,无儿无女,留之无用,今日便与了少爷罢!”

王风满面通红,双手乱摆,道:“福爷爷,这,这如何使得?”小雨也连忙推让。

正在这时,只见那丝帛彩光大盛,刺目无比,整间屋子宛若装进了一个太阳。屋中三人只得微闭双目,心中惊讶万分。

丝帛渐渐离开阿福之手,缓缓向上飘浮,慢慢折化成长柔之形,如风中丝带。突然一声龙吟,那丝帛前端变细,自王风眉心处钻了进去。王风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小雨阿福已是魂飞魄散,阿福急步上前,抱起王风。小雨在旁,也是脸色煞白,眼中噙泪。阿福转头对小雨催道:“快去请老爷来!”一边把王风放至**,惊骇之下,双手竟有些哆嗦。

片段,王苍夫妇和小雨快步来到房中,周氏见王风躺在**,人事不知,连声叫道:“风儿,风儿,你怎么了?”

王苍来到床前,把住王风脉门,眉头微微皱起。一旁周氏问阿福道:“福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下阿福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随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道:“都怪老奴行事鲁莽。倘若少爷有何闪失,老奴万死莫赎!”

    小黄书akxhs1.com为你提供  演武问道 最新章节阅读;小黄书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