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王允拒谏杀蔡邕,傕汜报复诛王允(一)(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却说蔡邕被王允送交廷尉问罪,虽知自己并非真心偏向董卓,但却不想强词辩白。

作为史官,蔡邕还想续写汉史。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便向王允谢罪说:“吾虽算不上忠臣,也晓知大义。古今国家安危的道理,经常听入耳,说出口,怎么能背叛国家偏向董卓呢?我狂语瞎说,祸从口出。请求给予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以求继续完成汉史。”

士大夫大多同情并想营救蔡邕,纷纷向王允求情。

已经变得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的王允,哪里听得进去,众人营救王允之举毫无结果。

太尉马日磾听说后,心急如焚,急忙找王允为蔡邕求情:“伯喈是旷世奇才,清楚很多汉朝故事,应让其续写汉代历史。况且伯喈以忠孝闻名于士大夫之中,若获罪被杀,恐有失众望,人心不服。”

“什么刻额染墨、截断双脚。蔡邕之所以请求如此处罚,是想学司马迁。”王允说,“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其写史著书。然而,多有诽谤句词流传后世。现今国家中途衰落,政权不稳,不能让奸邪谄媚佞臣在幼主身边写文章。这既不能增益圣上仁德,又会令我等一并蒙受毁谤议论。”

马日磾无奈,只得退出,感慨地对别人说:“王允大概不能长久!”

众问:“何以见得?”

马日磾说:“善待人才,是国家得以维持发展的命脉,而让国家经典得以流传,是重视国家制度和创作的保障。像王允这样不重视贤才,切断国家命脉,阻碍国家经典流传,难道能维持久远吗?”

蔡邕终于冤死狱中,终年六十岁。

蔡邕死后,朝野上下,无不议论纷纷,良臣、贤达、文人、志士无不为之哀痛。

有良臣问王允:“董卓信任蔡邕,是因为想借其威望沽名钓誉,而蔡邕并未助纣为虐。如果与董卓同党,明知司徒及众公卿痛恨董卓,依其胆量怎敢在司徒面前表现同情之状?”

王允不语。

又有贤达问王允:“司马迁所作史记,是一部奇书流传后世,功劳无与伦比。直书史实,不隐瞒孝武皇帝过失,怎能算是诽谤?司徒却认为孝武应早杀司马迁,不至于留下诽谤之语。司徒仗义除贼,何谤之有?今欲杀蔡邕,恐怕作书留下毁谤议论,难道还有见不得人的不义之举吗?”

王允无以应对。

还有志士对王允说:“司徒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谄媚逢迎,乃是正义;而蔡邕受到重用,多次劝谏匡正董卓行为,虽未完全听从,也有所矫正,却成同党。这是不公平的。若后世将冤杀蔡邕具实秉书,也不能算诽谤吧!”

王允后悔莫及,但已晚矣。

果然,后世文人还是把王允错杀蔡邕这段史实流传下来。

话说吕布诛杀了董卓,派遣李肃以皇帝诏命率兵诛杀屯兵在陕西的董卓女婿牛辅。

牛辅率兵迎战,李肃不敌,败退弘农。

吕布大怒,以“挫军锐气”将其斩首,悬头军门。

牛辅军营夜间哗变,慌忙携带金银珠宝,领着胡赤儿五六个亲随逃往城北渡河。

胡赤儿等人贪图钱财,杀了牛辅,将首级送往长安献给吕布。

吕布问起情由,跟随的人说是胡赤儿夺取金宝谋杀牛辅。

吕布当即将胡赤儿诛杀,劝说王允乘机追剿凉州董卓旧部。

王允在如何处理其旧部时,极不慎重,反复无常,先是想全部赦免董卓部下,可继而又对群臣解释说:“本来想赦免他们。因为只是身不由己,不得已听从董卓差遣,跟随董卓。现在如果给他们突然加上恶逆的罪名,而且特定赦免他们,恐怕反而使他们猜疑恐惧,心理承受不了。所以,赦免他们无罪不是使他们安心的上上之策,还不如让他们承受惩罚。”

吕布又想把董卓财物赏赐公卿、将校,王允又不准。

王允平日看不起吕布,以剑客对待他。

吕布却认为自己有功劳,自吹自擂,既不得意,渐与王允不和。

凉州军队是董卓嫡系部队,战斗力强,而且忠心于董卓。

如何处置董卓旧部,是关系王允本人及东汉政权的大事。

王允企图削夺凉州将领兵权,取缔全部凉州兵,由关东官兵去控制。

后来有人对王允说:“凉州兵素来害怕袁绍,畏惧关东官兵,如果派关东官兵去收编,凉州兵人人都会担心性命不保,很容易引起兵变。不如任命皇甫嵩去担任凉州兵统帅,并长期留在凉州,以便安抚军心。”

王允坚决反对:“这样绝对不行。关东官兵是反董卓义军,与我们同一战线。现在董卓已死,如果董卓旧部继续屯驻险恶之地,虽然安抚了凉州军队,但关东官兵将领会疑为慢待,以至心灰意冷。”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董卓旧部率兵屯驻陈留、颍川诸县,闻董卓死讯,回到陕西。

牛辅已死,无所依从,又闻长安城中凉州人尽被诛杀,只得拥兵自守,却又不见朝廷赦免诏命,便使人到长安上表求赦。

王允说:“董卓之所以如此张扬跋扈,都是因为有这四个人相助。今虽大赦天下,唯独不能赦免这四个人。”

李傕闻报:“请求赦免不允,不如解散,各自逃生。”

谋士贾诩说:“若解散单行,仅就一个亭长之力就可擒获。不如传言凉州,激起民愤,再加上本部军马,杀入长安替太师报仇。如能成事,拥戴朝廷以正天下;如果失败,再解散逃生不迟。”

李傕采用贾诩建议,广泛散布流言。

凉州百姓听到王允想解散凉州军队风声,便到处传言,说王允要杀掉所有凉州人。

一时之间,整个凉州人心惶惶,一片惊慌。

凉州军队将领本来就成了惊弓之鸟,对自己的前途深感忧虑,当他们得知王允要削夺他们军权,解散凉州军队消息后,更是惊慌。

绝望的凉州将领寻思:反正都是一死,不如死个痛快。

于是迅速召集所属军士,严阵以待,准备见机起事,并且互相传告:蔡邕只不过受了董卓的一点厚遇而已,王允便不分青红皂白把他杀了。对于我们,不仅没有丝毫赦免意思,反而想置于死地。除了联合起来,别无选择。

李傕、郭汜见时机成熟。将所有凉州兵集合起来,共有十余万众,杀奔长安。

王允慌忙派遣胡轸、徐荣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组织长安保卫战。

可惜由于朝廷刚刚平息内乱,仓促间不能有效抵抗拼死一战的凉州军,徐荣战死新丰,胡轸率众投敌。

李傕、郭汜率兵直至长安。

东汉官兵不堪一击,十日内长安便被攻陷。

吕布慌忙领兵出逃,在青锁门外碰到王允,招呼一同逃走。

王允断然拒绝:“安定国家,是我最大夙愿。如果先帝及祖先在天有灵,能赐福社稷,保佑国家平安无事,吾就心满意足了。若不如愿,当奉献生命,以死来报效朝廷。今皇上年纪幼小,少不更事,依靠我等辅佐。朝廷大难临头,如果弃下皇上,只顾自己逃命,决不能为。吾身为重臣,不仅不能使国家平安无事,反而导致逆贼反叛,责任重大啊!请你出城以后,多多鼓励关东豪杰,常常念及皇上,以国家为念。”

说完,便扶汉献帝逃到宣平城楼躲避。

李傕、郭汜杀入长安,屯兵南宫掖门,诛杀太仆卢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及不可胜数的官吏百姓。

李傕等来到宣平门望见黄盖,约住军士,口呼“万岁”,跪拜叩头。

献帝依偎在门楼上问:“卿没有宣召,擅入长安,放兵纵横,作威作福,意欲何为?”

李傕说:“董太师乃朝廷社稷大臣,忠于陛下,而无端被王允、吕布谋杀。臣等只是前来报仇,不敢叛逆造反。只要见到王允,为太师报仇,臣便退兵,并到廷尉那里领罪,接受惩处。”

王允在献帝身旁,闻听此言对献帝说:“臣为了国家杀了董卓。事已至此,陛下不必顾惜为臣,耽误国家大事。臣请下去见贼。”

献帝徘徊不忍,只听王允大呼一声“王允在此”,即从门楼上跳下。

李傕、郭汜按剑怒叱:“董太师何罪被杀害?”

王允说:“董贼罪恶,罄竹难书。被诛那天,长安士民皆相庆贺,难道没有听说吗?”

郭汜说:“太师有罪,我等何罪?却不肯赦免。”

王允大骂:“王允只有一死,逆贼何必多言。”

李傕、郭汜愤起,把王允诛杀楼下,抛尸于市,又诛杀妻儿宗族十余人,长安城中士民多为之痛哭流涕。

罗公引史歌赞王允说:“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小黄书akxhs1.com为你提供  实话三国 最新章节阅读;小黄书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