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李成栋(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虽是北伐军旅之中,但大孟氏仍然忙里偷闲为大家增添一些气氛。一大早她就与妹妹开始张罗着准备一起家宴。

“今日借这家宴机会,宴请监国前来,正好让三妹四妹跟监国见个面,若是监国能瞧的上,这事接下来就顺理成章了。”孟氏敲定好菜单,又开始来给两个刚从绍兴接来的妹妹敲边鼓。

之前她与丈夫谈到监国身边乏人,想把妹妹荐举,于是风风火火立马派了家丁回绍兴给父亲送信,求问父亲的态度,同时也给小妹们写信,询问她们的意愿。

对于这桩事情,绍兴家里不论是孟老爷还是孟三妹四妹,都并不反对,甚至两年少女,也因近来听说了太多鲁监国的英雄事迹,而不免心生崇拜。

得到那边同意的回复后,孟氏便立马派人把父亲和妹妹都接了过来,今日宴会,就算是最后一关,若是鲁监国也能瞧中妹妹们,那这事就成了。

孟三妹文静,孟四妹却有些跳脱,拿着把梳子对镜镜头,却叽叽喳喳不停,“听说殿下是个神铳手,曾一铳打下两只大雁来,是吗,姐姐。”

“那我可没亲眼见过,不过听你姐夫说,殿下不仅骑射本领好,而且火枪也确实打的好,甚至还能操大炮呢,二十多岁,刚毅坚强,还身强体健,如今忙于中兴大业,一心北伐,身边乏人,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这次机会难得,你们可得抓紧了。”

孟三妹却托着腮问,“殿下不会是只知骑射征战的武夫吧?”

“说什么浑话呢,殿下诗词文章也是极佳的,还曾当众写下好几首壮怀激烈的诗词呢,你姐夫都说有魏武唐宗的遗风。”

“姐姐你把殿下也说的太好了吧?听着比四大公子都还厉害呢。”四妹道。

孟氏笑道,“四公子也仅是江南年轻士人追捧,甚至是秦淮河畔的名妓们喊出来的,一个个出身名门显宦之家,确实也是文章高手,更喜流连青楼,是风流种子,但真要姐姐来说,他们一个都比不上殿下,甚至不如你们姐夫。”

“国家危亡,真正干实事救国的男人,才是真英雄。”

“对了,今日我也请了复社四公子,冒辟疆在海盐举义来朝,得殿下授职,并让他举荐贤才,冒公子便去信招复社诸好友等,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陆续抵达,另外黄宗炎、屠象美等不少复社名士也在,今日我都已经邀请了,一会你们亲眼看到,就能知晓其实士林称赞的四公子,其实真不如殿下多矣。”

孟三妹是个文艺女青年,喜欢诗词爱好戏剧,在闺房之中也喜欢听那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什么侯方域和李香君,冒辟疆与董小婉的爱情故事,甚至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啊,这些都深深的打动着正怀春的少女。

其实他对于姐姐和父亲想将她送入宫中一事,是并不太乐意的,但她却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反对。

“啊,四公子也会来吗?”孟三妹眼睛都瞪大了一些。

而孟四妹却明显更喜欢李香君、董小婉这些天下有名的女子。“董姐姐跟李姐姐真的那么美吗?”

孟氏瞧着两个年少的妹妹,只得轻摇头,她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三妹今天只戴这副珍珠耳环就好,其它的金银首饰摘下来,殿下如今提倡节俭,不喜奢华。”

三妹道,“我听说殿下以前最喜奢华,光是指甲套都有八百副,金玉象牙玳瑁各种皆有啊。”

“那是从前,如今的殿下啊,与将士们同衣共食,非常朴素,身上连件金玉都见不到。”

这副珍珠耳环戴上好,既为三妹增添了气质,却又不显俗气。

她又给四妹挑了几件银饰,没用一件金玉,四妹年少开朗,天真烂漫,几件银饰在身上,却更显天真可爱。

衣服也是尽量挑了显得素雅一些的搭配。

“监国若是有问你们就答,不必过于拘束。”

“知道了。”四妹笑道。

······

御前会议结束后,陈潜夫过来邀请朱以海参加家宴,“家岳刚从绍兴过来,拙荆便张罗着弄个家宴接风,臣斗胆来请殿下赴宴。”

朱以海笑着道,“好啊,你父亲孟公是个忠义乡绅,孤也想亲自感谢他。”

孟老爷子是绍兴财主,之前不仅拿钱给女婿招兵买马举义助防钱塘,而且此后又几次掏了许多银子充军且饷,陈潜夫北上时,他又掏了一万两银子。

而这次孟老爷子来,更是豪爽的拿了两万两,虽然孟老爷子其实也有些私心,比如这次冒着危险北上,就是想来当监国老丈人的。同时,也想给几个儿子和兄弟子侄们谋个出身。

不过对比下当初崇祯的老丈人周奎的小气,皇帝女婿借钱都只借几千两,连皇后拿给他的银子都要克扣,这孟老爷子无疑是个很难得的人。

朱以海便又邀了邓王和大学士徐石麒、沈宸荃,以及新来的四巡抚,并虞大复、沈文忠和朱成功等同往赴宴。

陈潜夫夫妇则又邀请了冒辟疆、黄宗炎等一众复社等行在名士。

羽林总兵官杨伯兴和金吾总兵官张名扬与旗手营总兵官张全分别带了一队精锐部下,护卫他们来到陈潜夫夫妇暂居的一座大宅。

孟氏张罗着宴席,仍在忙碌着。

时间还早,朱以海便与陈潜夫在庭院里纳凉小坐。

“殿下,臣接到线报,鞑子苏松总兵李成栋正集结兵马,准备攻打崇明。”

朱以海听到这个消息,没有太过惊讶。

崇明的义阳王一众,其实就是从南京溃散下来的水师,加上地方文官武将,一起拥立的,虽然刚开始声势挺大,但本身就是乌七杂八的人马,加上那位义阳王虽是周藩郡王,可既无能力也无胆识,被推到这个位置,也只是当时没有其它宗室可拥。

本来清军主力南下杭州,三吴空虚,正是他们发展的好时机,可这些人却凭白浪费了宝贵时间,一面是内部的这些大将们窝里斗争权夺势,一面却是纵兵劫掠百姓。

搞的这些义军被百姓唾弃,还不如北兵的名声。

之后在夏允彝陈子龙的建议下,勉强算是定了一个战略,打算依湖沿海对付清军,但夏允彝几个本也只是文士,田仰等人也是文臣,荆本澈、沈廷扬等对军事多不通,黄蜚吴志葵等这些武将,则全是些溃败之将,并没有几多真心实意要抗清。

这战略订的不切实际,连家门口的三吴之地都还没恢复控制,就已经开始想着要伸手控制浙闽、两广、江西、湖广等地了。

而陈梧、王朝先、黄斌卿等实力大将,也都是借机南下,说是去总督地方,其实就是想远离三吴,远离清军,同时想抢占地盘。

这样一来,义阳王等的实力越发分散了。

这都是取死之道。

先前定下先取苏松,再打杭州,然后收复南京的策略,结果迟迟没有动静,黄蜚等几路人马,也是拖拖拉拉,迟迟不能按计划行事,到现在都还没完成对苏州的集结。

相比之下,清军这边反应还更快点。

苏松总兵李成栋就根据他掌握的军情,打算来个擒贼擒王,先破崇明贼巢,把义阳王这伪监国拿下,然后再将苏松各地的明军各个击破。

甚至,他有意在等黄蜚等诸将集结围攻苏州,毕竟一个个去围剿比较麻烦,而坐守坚城打明军,更方便快捷。李成栋也是经验丰富的战将,知道以这些溃兵的实力,人马越多,战斗力只会越弱,越容易击败。

现在李成栋要开启换家战术,让黄蜚等围攻苏州,他却带精锐去打崇明,他很有自信,苏州能够坚守到他攻破崇明后挟胜利之威杀回来。

“这个李成栋实力如何?”朱以海对李成栋的大名也是知晓的,但主要是因为历史上他曾经反正,成了永历朝廷东勋集团的首领,控制着广东地区,还一度打的清军十分狼狈。

不过朱以海倒不觉得说李成栋有多厉害,因为他反正后打的清军,其实主要也都是原明军投降后的绿营。

“有人说李成栋原是高杰老部下?也是流贼出身?”

陈潜夫负责军情,如今北伐军悄悄进入苏松地界,他对李成栋这个苏松总兵倒也是多方打探收集情报。

他摇了摇头,“李成栋原先确实是高杰部下,但并不是流贼出身,事实上,那只是一个谣言而已。李成栋原是宁夏的边军,后来调任河南镇标游击,还参加了开封之战,因在开封之战中有功,升副总兵,又调到了直隶。”

“烈皇殉国后,他从山西跑到南直,然后才划到了高杰麾下,他跟高杰的关系一般,毕竟在他麾下仅一年多时间。”

“李成栋在高杰麾下时,也并不突出。在高杰被杀后,其部下地位最高,实力最强的是高杰的外甥李本深,被南京晋为太子少保,加左都督职。”

“不过高杰死后,朝廷并没有维持高杰这一镇,而是将高杰所部一分为七,李本深驻归德,杨承祖驻夏邑,唐应虎驻虞城,苗顺甫驻砀山,李翔云驻双沟,胡茂桢、郭虎驻泗州,李成栋驻徐州。”

朱以海听出来,虽然弘光即位之初便设江北四镇,但实际上对这不听话的四镇也很忌惮,高杰一死,南京便立马趁机肢解了高杰这一镇人马,一分为七,互不统属。

李成栋这个时候也分领本部,驻防徐州,算是自立门户了。

造成高杰镇瓦解的原因,除了高杰死后朝廷借机肢解外,也是因为高杰的人马本身很杂,他自己本身是李自成大将,后来却投降大明,他麾下的主要大将,李本深是外甥,胡茂桢是他从李自成那带出来的老兄弟,郭虎是秦军将领,杨承祖甚至是罗汝才的旧部,这些人大多是陕西人,李成栋因为老家宁夏,所以他虽是官军,但也能融进这个圈子。

不过相比起高杰部下大多来自陕甘宁地区,李成栋的心腹嫡系,就基本上都是来自河南了,他虽是宁夏人,但在河南真正起家,比如中军杜永和是通许人,吴文献也是通许人,殷之荣是商丘人,都是开封周边的,杨大福也是河南人。

清军南下后,李成栋率部献徐州投降,仍为总兵,并不怎么得清军重视,毕竟他就算在高杰死后的七部中,也属于边缘旁系。

降清后李成栋在打扬州时表现的非常卖力,加了些分,然后过江南下,也是一直充当急先锋的角色,对付起昔日大明的同袍来,非常能下狠心。

再之后又随土国宝清剿常镇等地反抗势力,因卖力表现,被授予苏松总兵,移镇苏松,要让他继续发挥作用。

历史上,李成栋也正是在苏松总兵任上,疯狂镇压三吴起义军民,制造了惊人的江阴大屠杀,嘉定屠杀、昆山屠山等,凭着无数同族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然后又随博洛南下浙闽,再立新功,之后再攻入广东,最后升授广东提督。

结果最后因为觉得自己功劳大,清朝却不让他做总督,非常不满意,于是又造了清朝的反。

当然,当时除了分赃不均,觉得清朝亏待他外,也跟当时岭南局势有关,江西的金声恒反正后,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迅速爆发了一波反清大潮,许多地方都反正了,而鲁王朱以海当时也在福建趁势发起了一波攻势大潮,攻占了许多地方。

李成栋几乎陷入包围之中,广东成了一座孤岛,于是眼看自身难保,干脆也反了。

不过虽然反了,其实李成栋历史上的表现看,也不是什么真正的改过自新,真心拥立南明,而只不过是另有打算。

虽然在南明头几年,李成栋似乎成了南明军队的克星,所向披靡,无人可挡,但其实细究起来,李成栋不是在明朝时不能打,到了清朝就成了战神,而是他从江南打到两广,对付的其实都是那些二线甚至是乡勇、百姓而已。

也正是因为错误的高估了自己,所以后来他才兵败战死。

不过现在李成栋准备打崇明,却肯定能赢,因为历史上他就赢了,崇明义阳王那任命的浙直水师总督荆本澈根本就不会打仗,连兵都控制不住,他招募的兵军纪最差,已经在崇明周边烂透了。

后来他逃到舟山,就被黄斌卿以纵兵劫掠百姓为由杀了他,然后吞了他的船只人马。

“对了,之前陈梧部将张国柱,目前已经投到了李成栋麾下。”陈潜夫补充。

朱以海沉吟不语。

“我们要救崇明吗?”陈潜夫问。

“你觉得呢?”朱以海反问。

    小黄书akxhs1.com为你提供  海上升明帝 最新章节阅读;小黄书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