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 直到永远(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虽然从逻辑上来说,大哥不应该对英子的亲人有抵触心理。

现在英子的亲人已经找到英子,让她们骨肉团聚才是老梁家应该做的。

要是有抵触心理,从心底里不希望亲人找到英子,这似乎显得自私了。

但是,大哥的这种心理却是让英子欢喜,让她感到更加的温暖。

自私就对了。

哪一种感情不是自私呢?

就是父母对子女所谓的“无私”的爱,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亲情需要”,要从子女身上实现亲情价值,这其实也是一种自私。

要是大哥对英子骨肉相认这事持无所谓态度,甚至表现出无私的赞许态度,英子会伤心死的。

自从被老梁家收养,到现在17年过去了,但在对大哥的依恋方面,英子感觉时间永远停留在了自己六岁时的那个冬天。

她希望大哥也是跟自己一样的心情,forever!

现在大哥回到沪海了,英子欢天喜地又住到公司,每天放了学从不耽搁,骑着车子一溜烟就回公司。

学习上有什么遗留问题,回到公司的住处再解决。

她就是不放过任何跟大哥在一起的机会——虽然大哥回到沪海这几天很忙,整天不在公司。

但是英子不在乎,只要知道大哥在沪海,那么她回到公司的住处——大哥在沪海给兄妹俩安的小家——她就感到温暖,幸福。

这个小家不大,是大哥办公室的套间。

推开大哥办公室的侧门,就到家了,两室一厅一厨一卫。

家具很简单,但是收拾得相当干净。

英子从小在家干家务习惯了,就这么一个小家,拖拖地,刷刷马桶,到处擦擦,感觉实在不够干的。

马上就要放暑假了,英子这几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准备礼物。

上大学也是出门在外,是农村俗称“闯外”的人,离家半年,回家的时候总得给家里人带点特产什么的。

给爷爷奶奶的,母亲的,继父的,二哥的,三仓的,小四儿的……

每个人的喜好都在英子的心里装着,但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商品虽多,却跟亲人的喜好是两个世界的东西。

这让英子每次假期结束前的准备工作都是颇费脑筋。

大哥对于妹妹的颇费脑筋,颇不以为然,自己家的人什么喜好,咱们都是了然于心的,就照着他们的喜好给每人买点就是。

何必还得要求那么完美。

大概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之处。

男人总是偏于粗线条,而女人的心思则是更为细密。

既然妹妹买礼物都力求完美,那就由她去,反正她有车,放了学可以开车去采购。

大哥回来沪海,很忙。

回来了,总得先去表姐那边看看。

虽然他尽量让自己不要对表姐的生意过多干涉,就是要让表姐和鹅大哥摸着石头过河。

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一边失败一边修正自己。

百炼成钢,这样才能真正做大她们的事业。

但是这样想归想,好多日子没来了,回来一趟忍不住还是要过去看一眼。

生意当中的细节自己不要管,可是在大方向方面,总得替他们把把关。

让他欣慰的是,表姐是个极有天赋的人,在生意方面悟性极高,而且嗅觉灵敏。

至于鹅拧,从小那就是生意天才。

夫妻俩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短短半年的时间,她们已经在沪海站住了脚。

甚至她们已经开始有点懊悔,一开始来的时候,租赁的两间店铺有些小了。

后面的仓库也嫌小了。

毕竟前边门脸卖时装,他们还在发展其他城市的下线,往外批发服装。

门脸和仓库太小,让她们有点施展不开手脚。

但是没办法,要想扩大经营规模,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她们目前没那实力。

就是现在的规模,大部分资金还是多亏大仓借给他们呢。

肯定不好意思再跟大仓开口了。

大仓也能看得出因为经营面积过小,还有资金短缺的问题,限制了服装生意的发展。

对于表姐和鹅大哥来说,她们的生意已经进入正轨,对于这一行业的点点滴滴都已经摸得门儿清。

可以说现在的她们有多大盘子,就能赚多大的钱。

可就是因为手里缺资金,业务一时半会儿拓展不大,眼睁睁看着大把的钱在眼前哗哗地流淌,就是手小抓挠不过来。

这种焦灼可想而知。

大仓暗暗发笑。

心说你们先焦灼着吧,刚来半年就站稳脚跟,就能财源滚滚,该知足了。

虽说她们完全有能力经营更大的盘子,但是对于她俩目前的财力来说,扩大经营就需要更高的杠杆。

大仓不喜欢这种经营方式。

一开始撺掇她们不要去省城,直接来沪海,她们缺资金,自己可以借给她们。

但是站稳脚跟以后,要想扩大经营,就需要她们自己积攒一部分资本,然后可以再借贷一部分。

这样才是稳妥的经营方式。

因为到现在为止,国内的很多行业,还算是卖方市场,生意相当好做。

就拿服装生意来说,别看下沉市场已经供大于求,竞争激烈,但是对于引领时尚的尖端市场,还有相当大的缺口。

只要你的服装料子好,做工精细,款式新颖有品位,那还是供不应求。

要是再在沪海这样的大城市做成属于自己的品牌,确实是能赚大钱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所有的生意都会变成买方市场,供大于求。

这也是为什么太多的人在八、九十年代先行一步下海经商,赚了大钱成了暴发户,但是到了后世却是纷纷倒闭,大部分破产负债累累。

就是因为他们在前期赚钱太容易,闭着眼都能赚钱,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觉。

以为这就是做生意的本来面目。

然后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一直在复制自己的成功经验。

可以说,他们也是“永某氏之鼠”,前边的成功让他们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他们用从前的经营方式去应对面目全非的市场,失败是必然的。

所以说,梁进仓不会再借钱给表姐,不会让她们在自己事无巨细地帮助下顺风顺水地赚大钱。

那样会让表姐和鹅大哥变成生意巨婴的。

一旦市场情况不好,他们没有应对的能力。

只要看看她们没有犯原则性的大错误,梁进仓就不会指手画脚。

看完表姐,他还要赴约去谢振刚的电器厂看看。

虽然自己没有帮助他的义务,但看在他也是货场优质客户的面子上,去考察一下,给点合理化建议,也是广结善缘。

把客户养起来了,对自己的业务会很有帮助。

金宝昌当然要陪着自己的老板去电器厂考察了。

考察完了,梁老板给谢厂长的电器厂做了剖析和诊断,然后给出合理化建议。

听了梁老板的话,谢振刚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

当即就让梁老板出价,他要付给梁老板咨询费。

梁进仓笑着拒绝了:“我说的这些,也不一定全对。

你先试试,看看效果怎么样?

等到我的建议奏效了,对你有帮助了,你的生意好了,那时候再谢我也不迟。”

谢振刚那是相当感激啊。

觉得梁老板这人真是太讲究了。

此前自己的儿子骚扰梁老板的妹妹,给人家造成那么大的麻烦。

梁老板却还不计前嫌地来指导自己的经营,而且见解独到,对当前市场情况条分缕析之后,提出的建议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谢振刚越想,越觉得梁老板对市场剖析得太到位了。

梁老板说全国都看到了家用电器的市场巨大,于是大家一哄而上生产家电。

都想挣快钱,所以只求产量不求质量,在短时间之内造出了大量的家电,但是质量普遍很差。

这些家电除了使用体验很差,还因为过量生产造成大量积压。

造成积压的根本原因不是造的太多,而是质量过硬的产品太少。

这种情况早晚要得到解决。

谁提前一步完成问题的解决,谁就能从一哄而上的家电市场当中脱颖而出。

梁进仓教给谢振刚三招。

第一招,坚决抓质量。

第二招,搞好售后,让用户后顾无忧。

第三招,利用好媒体的宣传效用。

至于第三招的应用很简单,不过就是在电视上做宣传,飞凤电器公司把自己生产的不合格产品全部砸了。

不但要砸,而且要大量砸,砸出声势。

除了要让老百姓看到飞凤质量第一的决心,也要让厂里所有人树立质量理念。

梁进仓认为,这三斧子砍出去,基本能扭转飞凤电器目前的不利局面。

要是谢振刚悟性够高,也许以此为契机,还能把企业做大。

指导完谢振刚,梁进仓还要忙着推动自己公司的化工贸易。

繁忙之中,他还在考虑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主动去接触一下程青雯?

毕竟对方帮了自己这么大一个忙,几乎算是救命之恩了。

自己要是装傻,会不会显得无情无义了?

可又在纠结,要是自己主动去找她表示谢意,她会不会打蛇随棍上,跟自己提条件?

就这样纠结了几天,还没拿定主意的,程青雯让人找到他,跟他约了下午要来公司见面。

对方主动又来找自己,目的是什么?

梁进仓一时之间有些猜不透。

    小黄书akxhs1.com为你提供  那年1981 最新章节阅读;小黄书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