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卉好奇地凑上前看了一眼,登时被吓得连连后退,差点儿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沈天舒瞥了一眼之后却笑道:“嗐,这不就是我之前说的那个,侗族的傩戏么!”
她以为其他人对此没有了解,还特意解释道:“傩在古代是由天子所命的庄严祭祀,可以驱鬼逐疫。表演者古称巫觋、祭师,被视为沟通神鬼与常人的“通灵”者,在当时地位极高,很受尊重。
“只不过传到现在,已经不再如古代那般有这么重大的意义,但是许多特色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所以他们的面具和装扮乃至于姿势在常人看起来都会有些诡异。”
“兴许是快到侗族的什么盛大节日,需要演傩戏祈福助兴,所以大家才趁着有空的时候聚在一起多多练习吧!
但是听她说完,厉子安和范昱如的表情却依旧严肃。
厉子安提醒道:“你再仔细看看他们的动作。”
沈天舒心下纳闷儿,重新凑到缝隙前面,眯起眼睛认真看了一会儿。
这次她终于看清楚了,这些跳来跳去的人,动作都相当不协调。
这种不协调,绝不是动作不够熟练所导致的。
如今村庙门口的这些人,与其说是在跳傩戏,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群没有生命、被人提线控制的偃偶。
他们许多的动作,已经完全超出了人体关节能够承受得范围,怪异扭曲,用几乎要将自己四肢掰折的姿势,努力将每一个动作做到位。
因为有面具遮挡,所以也看不出他们脸上的表情究竟是什么。
但是沈天舒看着他们努力把关节反拧的种种动作,只觉自己的手肘和膝盖都开始跟着隐隐作痛。
这些人在月光的映衬下动作诡异地起舞,伴着似有似无的鼓点,着实让人忍不住后背发麻。
“我睡前刚听我爹兴奋地唠叨了半天,说的都是这个村子风水多么多么好。”范昱如更是想不通,“按理来说,这样的风水宝地,即便不出几个大人物,也该是个泽被子孙后代的地方,怎么弄得这么鬼气森森。”
“明个儿一早咱们就走了,只要不牵扯到咱们,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厉子安说着看向明卉,“只是大家晚上都别睡得太实了,警醒些。”
明卉赶紧点头道:“我刚才睡了一觉,现在一点儿都不困,我一定好好守着姑娘。”
厉子安满意地点点头,又对范昱如道:“你再多安排几个值夜的人,让大家今晚都打起精神来。”
将两个人送走后,沈天舒彻底没了困意,又怕点着灯让人担心,便吹熄了油灯,靠在床边,有一搭没一搭地给明卉讲些浅显的医理知识。
就在她好不容易重新培养出一丝睡意的时候,楼下忽然乱作一团。
“石涛,你发什么疯!”
“快来人啊,范公子受伤了!”
“来个人帮我,快抓住石涛!”
“左边,拦住,别让他跑出去!”
沈天舒听说范昱如受伤,睡意瞬间跑得无影无踪,干脆起身穿好衣服,带上面具,拎着药箱就要下楼一看究竟。
明卉却十分警惕地拦着她道:“娘子别急,奴婢先下去看看。”
她其实心里比沈天舒还怕,但还是努力鼓起勇气挡在沈天舒前面,探头朝楼下问:“出什么事了?”
楼下传来范昱如明显沉闷了几分的声音:“你们赶紧回房,先别出来,这村子着实有些古怪。”
“范公子,你的伤怎么样?”沈天舒担心地问。
不多时,厉子安陪着范昱如再次上楼,这次还带上来几名近卫,让他们守在门口。
范昱如左手捂着右胳膊,指缝间还在不断向外渗出鲜血。
明卉赶紧剪开范昱如伤口周围的衣衫,将上臂处的伤口暴露出来。
好在伤口虽然有点长,却并不深。
“好端端的怎么受伤了?难道是刚才那些村民进屋伤人了?”沈天舒拿起早就准备好的伤药,一边给他上药包扎一边问。
厉子安深吸一口气道:“不是村民,是一名值夜的兵士。
“他不知怎么回事,突然间发狂,不但开始做跟那些村民一样的古怪动作,还发了疯一样地要往外跑。
“当时昱如离他最近,下意识地抬手拦了他一下,就被他用匕首划伤了手臂。
“如今人已经被拦下绑起来了,但还是十分狂躁,挣扎不已,嘴里也不知道胡乱说着什么。”
范昱如对自己受的这点小伤浑不在意,只担心地问沈天舒:“村里人这些诡异的举动,该不会是什么奇怪的病吧?会不会像时疫一样传染别人?”
他担忧不已,眼下已经有一个士兵变得跟他们一样了,倘若真的能传染,那必须立刻离开村子,哪怕连夜赶路,也不能再多留了。
不然倘若厉子安突然变成这幅鬼样子,他也不用管什么伤口不伤口的,可以直接找个地方一头磕死算了!
沈天舒仿佛被范昱如的话点醒,突然想起什么,脸色骤然一变。
“怎么,是想起什么来了么?”厉子安一直关注着沈天舒的表情,看到她神色有变,立刻问。
“不知世子爷可知道,前朝曾发生过一件事,蜀中某村庄,大家都在田间劳作,突然有一个人放下农具,在田埂上跳起奇怪的舞。
“其他人开始还觉得他很奇怪,但后来却陆续莫名其妙地加入跳舞的队伍,最后发展到在田中劳作的所有人跟着一起跳舞,最后甚至有人跳到发痧中暑也不肯停下来,还有人跳得摔下山坡,甚至有人一直跳得累死在田埂上……”
沈天舒说的这个事儿,虽然已经是前朝旧事了,但厉子安却清楚得很。
当初这件诡异的事,以死亡十六个人,受伤三十余人告终。
余下数人回家之后也多大病一场,许久都缓不过来。
直到最后,官府都没能查清楚是什么缘故,只能归结于是巫术惑人,草草结案。
由于这件事格外蹊跷古怪,骇人听闻,所以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
多年后再提起来,都还能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