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道与道(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当陈艾做完了康复训练回到宿舍的时候,他一如往常的冷静。

这个康复任务,学院原本是想要他的几个舍友来帮助他的,只是,陈艾的舍友们都不愿意...没错,都不愿意,因为这样的康复训练...他们做不到。

因为自闭症患者的复杂,故而康复训练是有针对性的,而对陈艾所制定出的康复训练,是让他掌握自理能力以及初步的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让他能对外界有个回应,不断的示意陈艾起身,坐下,起身,坐下,弄乱他的床,让他反复的整理,让他重复换衣服的过程...

这不太像是康复训练,这像是在训狗。

可是,这样的康复训练却是有必要的,若是没有这样的训练,陈艾很可能会忘记怎么穿衣服,怎么收拾床铺,甚至是忘记如何起身坐下....他能记住埃及几个王国时期的国王的名字,却记不住这些最基础的东西,这样的康复训练,就是要让他牢牢记住这些基本的生活常识。

陈艾的舍友们实在不忍心这样对待他,让陈艾起身,坐下,起身,再坐下...这在他们看来是有些残忍的,陈艾不是没有感知,他是无法释放,他懂什么叫屈辱...尽管他不能回以愤怒。

老师即将讲完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的战国前夕,总共295年。就在这295年的时间里,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钱教授上节课所讲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就是第一件事情,在钱教授看来,这远比诸侯的战争要更加重要,毕竟这才是社会制度转变的根本,在这之后,钱教授又讲述了第二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下层民众的反抗斗争。

无论是在哪个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奴隶与平民的起义,而如今的国人,大概因为知识量不够,误认为陈胜吴广才是底层进行反抗的初现,实际上,根据考古学的出土资料显示,早在商代的时候,就出现过奴隶大规模叛逃,与追击他们的军队交战的事情。

当时的商代统治者还很愤怒的记下了这件事。

在周,奴隶叛逃还是常见的,而底层平民,大概是因为拥有了自己的农田,不再完全依赖奴隶主阶级,故而也在进行一系列的抵抗,例如公元前644年,齐国征发平民去修建城池,平民极其不满,在夜里就一哄而散。在公元前529年,楚公子弃疾攻打楚灵王,楚灵王率兵前往,众军溃散而逃。

除却这些逃亡,他们甚至还用上了暴力手段,如公元前550年,陈侯与庆氏矛盾尖锐,庆氏趁着陈侯赴楚的机会强征庶民筑城,由于建工杀害民工,平民直接杀死了工头和庆氏的几个贵族,一时贵族吓得惊慌失措。

奴隶和平民的逃亡迁徙行为,被当时的统治者成为盗,贼,他们冲破贵族的封锁,来到山上,建立据点,与统治者的军队作战,如公元前522年,郑国起义队伍与郑国军队作战,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在春秋时发生的田氏代齐这样的行为,钱教授对他也有特殊的定义,钱教授认为,这并非是权臣篡权的行为,这在实际上,是属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诸侯国君,他们大多都是主张维持旧制度的守旧派,而私家的大夫们,他们已经从旧贵族转变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

他们的斗争,当然就是新阶级的夺权斗争。

包括著名的田氏代齐,三家分晋,这些斗争使得他们都完成了过渡,从奴隶制到封建制,鲁国内的季孙氏,楚国的白公胜,郑,宋,卫等国也都曾出现过这样的变革,可惜大多都失败了,而秦国和燕国这样边陲的国家,则是在战国时期才完成了社会变革,进行社会过渡。

封建制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当然,这种变革是以一种剥削制度来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

钱教授看问题,总是与其他人不太一样,喜欢牵扯到阶级,剥削这些东西。

不过,陈艾觉得那很有意思。

陈艾的联想能力越来越强,每次听老师上课,他都能在脑海里构思出当时的画面来,当课程终于来到了钱教授最喜欢的春秋文化时,钱教授终于发挥出了自己的全部能力。他开始讲述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以及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终于,钱教授可以开心的讲老子,孔子,孙子这三个人。

老子提出了他的道,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本体,以取代商周以来的人格神——天。

老人骑着牛,看着远处那荒芜的耕地长满了荒草,一队又一队的士兵低着头从他身边经过,诸侯们不断的发动战争,底层平民或是逃亡,或是反抗...于是乎,老人拿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希望君王们能少过问政治,少些欲望,听其自然,对百姓轻徭薄赋,让他们修养生息,不要插手他们的日常生活。在同情人民的同时,他又提出愚民,或许,老人认为只有愚钝的平民,才不会起做无谓的抵抗,郑国人起义了,他们死了,鲁国人起义了,他们死了,晋人起义了,他们也死了。

让他们变得愚钝一些,让他们学会忍受,减少一些斗争。

他看出了对立面的转变,可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他否认了对立面的斗争,夸大了对立面的统一。

即使如此,他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人。虽然这朴素辩证法思想被唯心主义所冲淡,最后导向了形而上学。

在他之外,还有一个幼年丧父,家道中落的没落贵族子弟,他也在观察着这个天下,他看到礼崩乐坏的天下,看到那接连不断的战争,人民所遭受的各种苦难,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天下有道。他这个道,却跟老子的道有些不太一样。

他对华夏影响最大的地方,可能就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正名”手段,华夏君王原先的政治手段是“政”和“刑”,而他提出了“德”和“礼”,更多的强调道德,君王若是能用德来治理国家,将得到人民的拥戴,这一定可以让社会稳定下来,让人民所承受的痛苦得以减轻。

这位当然就是孔子。

总有人无脑的辱骂儒家,或者无脑的鼓吹儒家。实际上,这两者都不可取。

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看不到君主被人要求要提高道德水平,要善良仁义的对待治下百姓的事情,西方的骑士精神或许算一个,不过,跟德政思想完全没有可比性。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华夏的君王们都企图建立一个礼制,有道德的社会,自己就是带头遵守这个社会公约,作为皇帝,要孝顺父母,爱护百姓,哪怕装,也要装出这么一个面孔出来。儒家思想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呢?钱教授认为,最大的优点就在这个“德”。

做一个对比,在儒家思想已经发酵之后,中国和其他地区的某一个君王公然杀死了自己的父母,或者残酷的虐待了几个无辜百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若是在中国,则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可能引起群臣的抵触,贵族的叛乱。而在其他地方,嗯,贵族们才懒得管君王做了什么坏事呢。西方后来是通过宗教思想里的条条框框来束缚君王的暴行,宗教思想里那些对婚姻忠贞,敬爱父母等等道德观念,跟德治是相似的。

儒家没有那么不堪,将华夏文明历史上所遭受的创伤一股脑的安放在儒家的头上,未免有些不太公正,可儒家也不是那么的神圣,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人性,钳制思想,阻碍科技的发展...

至于说奴性什么的...法家其实更有奴性,完全为君王服务,长期都是君王最忠实的鹰犬,早期的儒家反而更具有反抗精神,无论是孟子的君臣论,孔子主张的君臣关系,荀子所认为的臣子对待君王的方式,都表明了儒家并非是鼓吹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一套,反而是追求一个平等的君臣关系。

只可惜,那样有反抗精神的儒家得不到君王的重视,故而,他们就从各个学派身上学了点东西。

不过,哪怕在最后,君主专制发展到巅峰,儒家还是有人敢出来辱骂君王,指正君王的过失。

钱教授喝着一杯茶,暖洋洋的看着大家。

“读论语的时候,一定要喝一杯热茶...”

“别急着去读,一字一句的轻读,最好在温暖的阳光下,捧着一本散发着油墨味的竖排版的论语,一段一段的轻读...读完一句,就喝一口热茶。”

“相信我,那是绝佳的享受。”

    小黄书akxhs1.com为你提供  历史系之狼 最新章节阅读;小黄书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